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珠三角外来工:其实不想走 专家:给他们归属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22日11:16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无论是第一代外来工还是第二代外来工,都开始考虑今后的发展大计。是继续留在珠三角打拼,还是去其他地方?

  外来工是走是留,并不仅仅是外来工自己的家事,更是事关南粤经济发展的大事。究竟拿什么留住这些南粤的建设者?面对各具鲜明特征的两代外来工,政府和企业如何去满足他们不同的诉求?

  事实上,春节刚过完就爆出的民工荒,使得如何留住外来工成为更加迫切的问题。那么,外来工对珠三角的务工环境,到底有哪些期望?

  一代外来工: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十多年来南下打工成了习惯,也积累了基础,大多数第一代外来工新年后仍愿意留在珠三角。

  “在这里做熟了。”

  “这里老乡多,把老婆儿子都带过来打工了。”

  “再拼几年就回老家了,不想找其他地方重新开始。”

  ……

  坚守者说

  在粤打工多年已有基础

  湖南人张越东今年52岁,他在珠三角打工的时间已经接近20年。张越东告诉记者,“跟家人分开这么远,特别想念他们。儿子一天天长大,见到我却跟陌生人似的,心里很难受。”但作为第一代外来工,他舍不得这么多年在珠三角积累下来的基础,这20年来,张越东从一个水泥工干起,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小包工头,这些年已经赚了十几万元,比在家乡好得多。

  习惯了广东的低调务实

  走还是留?这对于在东莞打工的外来工李飞来说,几乎不是个问题。在东莞塘厦的十年打拼,让李飞已经彻底成为新莞人,已经习惯了广东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广东人的低调和务实。李飞说,现在东莞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甚至回到老家已经感觉到不习惯。

  离开者说

  广东物价太贵离家太远

  而对于曾经南下打工,现已离开的老汪来说,离开珠三角的原因比较复杂。“治安还是有点乱,空气也不好,更主要的是物价水平太高。”

  老汪从事装修行业,手艺不错,靠着这几年的辛苦打拼,现在已经在老家购买了商品房。

  老汪说,在广东打工和在老家打工收入差不多,但广东消费水平太高,如果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这点收入简直不够用,而老家消费水平低,离家又近,“闲的时候想孩子了,坐上大巴两三小时就能到家。”

  二代外来工:给我梦想给我前途给我归属感

  与父辈相比,80、90后的第二代外来工对生活的追求更高,除了工资,他们还关心梦想、前途,“哪里条件好,哪里有前途就奔哪去”,他们在选择务工地点时更加自由。随着第一代外来工逐渐老去,第二代外来工必然成为珠三角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诉求尤其值得关注。

  坚守者说

  广东机会还是很多

  江西的张云之前在东莞一家工厂里做的是塑料分类的工作,一个月约有2000元的收入。尽管他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但这并不影响他留在珠三角。“这里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因为大企业很多。”

  工资涨快点就能留下

  “工资涨得太慢了。4年前3000元/月,现在还是4000元/月,工资还没有物价涨得快。”湖北的赵淸说,2005年开始,他曾在皮具厂和化工厂打工,工资在3000元以上,但由于这些工种的技术含量提升有限,4年间工资一直没有明显增长,直到现在仍是4000多元,每月下来所剩无几,“买房只能在梦里想想。”

  不过赵清并没有打算离开珠三角的意思,如今工作已稍有基础,他希望来年涨薪不是梦想。

  留下,但重新选择职业

  今年20岁的四川乐山市人黄仪容是农民工的第二代,她的父亲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广东东莞一家运输公司打了八年工,黄仪容到广东打工,很大程度上受了父母影响。不过,她并不想沿着父母的足迹继续上生产线,因为工资偏低,没有文化的人很难有上升的通道,年后她想在酒店等场所工作,有机会认识高素质的朋友,有更多的见世面的机会。

  离开者说

  找不到归属感

  2002年,22岁的王鑫来到东莞打工时,孩子只有几个月大。凭借着热情和努力,王鑫在工作的第三年便成为东莞一家规模较大的五金公司的销售经理。但由于工作繁忙,王鑫几乎每两年才能回家一次,和妻儿也是聚少离多。

  王鑫说,他并非没有萌生过把妻子和儿子接到身边的想法。不过,即便把妻子、儿子接到身边,他在这个城市的身份还是“农民工”,儿子将来在这里上学也要交昂贵的借读费。“虽然这里的工资比老家要高出几倍,但我在这里却找不到归属感。我不想只是个过客。”

  看不到前途

  来自湖南的小王今年准备离开广东。小王今年21岁,初中学历,此前在工程队里一直做小工打杂,“每个月工资才八九百元,太低了。广东的外来工太多,竞争也很激烈,往往都是工人求着老板开工,稍有不慎就会被炒。留下来做建筑工,也许干一辈子也就是个干粗活的。我看不到我的前途。”

  年后,小王打算到别的地方试试,“看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机会。”

  专家法说

  营造家的感觉

  消除外来工“身份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说,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到珠三角地区打工的第二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已经有了很大差别,更多是为了寻求发展机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是其中不少人的理想。具体体现在:他们希望融入主流社会的愿望特别强烈,更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活得有尊严,而不仅仅是为了多挣钱。

  由于广东传统的制造业优势明显,技术纯熟而且行业忠诚度高的人力资源队伍,始终是广东的一大优势。短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由政府出资提供职业培训,不停为这个群体“充电”,保持其持久的竞争力。二是加大力度解决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除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外,“保障、福利留人”也是一大措施,让打工者有“家”的感觉,逐步消除他们身上的“身份标签”。

  第二代外来工

  更看中个人发展和社会地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新一代外来工都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的奋斗目标从脱贫变成了致富,更多地开始思考个人发展和社会地位的问题。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本着与外来务工者长期合作的态度,尽可能地给工人培训学习的机会,并建立起向上发展的通道。

  此外,根据目前全社会的工资水平,珠三角企业可适当提升员工报酬,并尽可能地多给工人购买社会保险。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