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张炜
2月22日和23日晚间,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先后发布再融资计划。有惊无险的是,股指并未受到太大冲击,银行股也没有因此而“吓趴下”。25日,银行股更是成为资金净流入的热门板块,带动上证指数在3000点上方进一步反弹。那么,随着“靴子”落地,大盘
是否摆脱了银行股再融资的阴影呢?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股一直深受再融资传闻的拖累。最典型的是去年11月24日,突然风传“几家大银行酝酿数千亿再融资”,上证指数重挫3.45%,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当日的跌幅均超过2%。虽然相关银行多次作出澄清,但透过财务报表,投资者不难看出上市银行对再融资的迫切性。如今,上市银行再融资计划接连宣布,中国银行将以可转债的形式筹资400亿元;招商银行拟10配1.3股;交通银行准备拟A+H同步配股,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对此,投资者早有心理准备,再融资方案的公布反倒不及之前传闻频频之时可怕。拿交通银行来说,其公布再融资计划之后,24日和25日分别上涨了0.50%和1.24%。此次再融资波及H股,交通银行H股24日上涨2.63%,而当日恒生指数下跌0.75%。
银行股没有被再融资公告“吓趴下”,与其估值本身较低有很大关系。除城市商业银行外,目前其他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大多仅有13倍左右。去年8月之前,上证指数冲刺3400点,银行股并非涨幅领先的板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还远远落后于大盘涨幅。去年8月以来,上证指数从高点回落约10%,银行股在再融资传闻的袭击下“受伤更重”。例如,交通银行距高点调整回落超过20%。比较H股价格可发现,银行股进一步大跌的空间不大。同样以交通银行为例,24日该公司A股和H股的收盘价分别为8.09元和8.20港元。
银行股抗跌的另一个因素,是中长期业绩前景看好。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银行告别了高增长,但业绩增长的持续能力依然较好,多家银行保持小幅正增长。对不少银行股来说,每股收益没有较大盘6000点时出现滑落,但股价被“拦腰半截”。这意味着前期调整大幅释放了银行股的估值风险。面对股价本就较低的银行股,股东不可能再因为再融资而狠命“用脚投票”。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去年11月曾出面澄清,两家银行暂时没有再融资计划。再看现已公布再融资计划的其他几家银行,投资者对上市银行再融资压力初步心中有底。相比近几个月的扩容节奏,上市银行的再融资需求不是天文数字,市场应该具有消化能力。25日,场外资金再度净流入银行板块,浦发银行上涨5.49%,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上涨近2%,反映出投资者对银行股估值水平的认可。正因为此,银行股没有“再下一层楼”,上证指数得以站稳在3000点上方。
不过,未来市场不是没有再受银行股再融资影响的可能。几家银行公布的都是计划,一旦付诸实施,若逢资金面偏紧,大盘仍可能遭遇不测。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配股可使股东以折价形式增加持股数量,有利于维护现有股东的权益。但问题是要看市场背景,在弱势市场中,再融资很可能发生贴权,这就不可避免地带动大盘重心的下移。特别对于银行股这样的大盘股来说,这种负作用十分明显。再就大盘而言,即便暂别银行股再融资阴影,也不等于快速恢复强势上涨的元气。当前股市缺乏具有号召力的领头羊,震荡走势仍是行情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