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开创一个全球减排新格局,但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这次会议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各行业、企业都必须制定和施行“低碳发展战略”。
从全球来看,以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经济革命也随之拉开帷幕,相关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即将来临。美国、日本、欧洲已经在低碳产业领域投下了重注,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也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指出,谁先发展了低碳经济,谁就有可能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给当前的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为我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动力。
目前,中国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研究新能源汽车、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推广低碳建筑、发展低碳城市等各个方面的战略布局已经展开,种种迹象表明,低碳经济这场全方位的革命正在重塑中国未来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
全球“低碳”竞赛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这是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政策。该法案将巨资投向了新能源领域,其中,包括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要在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碳捕捉和封存技术600亿美元,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机动车200亿美元和基础性的科学研发200亿美元。
据悉,这些政策将创造170万岗位的工作机会,每年将为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可以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仅2020年就可以节省2.4亿桶石油,并造就一个达数亿美元的新产业。
事实上,美国正在酝酿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希望以能源新政成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一旦新能源技术成熟,美国将结合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和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又一次产业革命,再次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确立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法律局局长高风对《中国投资》表示,“近年来,欧美把低碳竞争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在气候谈判时主张全球在一个规则下竞争,就是为了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各国保持成本一致”。
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法国政府提出2011年以前每个大区至少建造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巴黎最早把清洁能源汽车引入公交系统,大量纯电动公交车参与了公共交通的运营。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德国也表示将来新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要超过汽车领域就业人数。瑞典政府正在研究污泥变沼气、木屑炼酒精等技术,希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油国。
推行节能住宅,也是欧美国家当前推行城市低碳化的一大热点,英国政府规定2008年中央政府机关建筑物能耗要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20%,卫生保健部门2010年能耗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降低15%,还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所有房屋进行绿色评级;美国要求必须采购经过认证的建筑材料,这也是国外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技术壁垒;德国能源节约法也规定,消费者购买或租赁房屋时,建筑商必须提供能耗证明。
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日本是全球领先者。凭借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日本政府提出把日本建成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2008年选定了6个环境模范城市,通过削减垃圾数量、开展绿色能源项目、零排放交通项目和推广节能住宅,实现让人们能够感到富足的简朴生活。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谢长军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中国应当以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扶持绿色能源发展。实践表明,政策扶持是绿色能源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欧洲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低碳政策密集出台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指出,中国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能走发达国家老路,还要尽国际责任,所以必须在低碳经济上做出努力。
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和2020年实现减排目标的压力,首要的是解决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我国从2003年到2008年能源增长非常快,但是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基本没有改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指出,“要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由之路”。
《中国投资》采访获悉,即将颁布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再次调高新能源发展目标。2009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按此速度发展,原有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有可能保守。因此,在该规划原草案基础上,这一版本的规划有较大调整。
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正式启动,大规模风电并网送出工程也同步进行建设,2009年风电装机将突破了2000万千瓦,新增装机80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良向《中国投资》表示,“未来风电会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能源,发电量将占到总发电量的3%-5%”。
核电方面,三门、海阳、台山3个核电项目6台机组陆续开工,目前我国在建的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已经达到19台;光伏方面,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甘肃敦煌太阳能光伏电站也进行了公开招标,据悉,下一步,能源局在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组织建设一批大型太阳能电站,并研究出台光伏发电价格、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通过,这次修订确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电网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立法上强制性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上网。
此外,在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中国也通过政策进行大力推动。如200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到2009年底,全国新建建筑物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科技部、财政部于2008年底启动“十城万盏”示范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10-20个城市推广30万盏以上LED市政照明灯具。
2009年3月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对采购新能源汽车实行了优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根据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减排指标将分解落实
对于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无论是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还是地方政府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均表示按照中国当前的能源结构来看,要实现它挑战还是很大,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苏伟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把这个目标落实在地方与行业的发展规划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向《中国投资》表示,“这并不是国家第一次分解碳强度任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要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已经做过这样的指标分解。从上次的划分来看,各地区都反映有压力”。
“应对气候变化是公共品,应该由政府提供,需要靠行政手段来解决”,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在潘家华看来,未来该指标的分解全国不应该一刀切,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各地资源禀赋、能源结构、排放水平和产业结构为基础,比如有些地区没有水能、没有天然气资源、又不具备建设核电站的条件,他们的能源结构怎么调?还有全国能源布局不合理导致的问题,如湖北本身无法使用三峡的水电,这种问题该怎么解决?“
潘家华指出,未来任务分解时可以先摸底,具体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微调,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第二种是根据能源结构资源情况进行大的调整,在重点开发区、重化工布局的地区,应考虑到他们发展需求,降低减排困难。
低碳经济并不是走向贫困
虽然困难重重,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地方政府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苏伟还透露,未来国家发改委还将在一些地方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在国家示范还未展开之际,各地已经掀起了一波创建“低碳城市”热。
目前,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计划建设一座5平方公里的低碳生态城,区域碳排放低于常规方案的50%。作为北京市首个低碳社区,目前相关规划方案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成果编制阶段。
而上海也宣布将建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虹桥商务区,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其中低碳设计理念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及建筑设计4个方面。
四川广元市在震后重建中提出了低碳重建、低碳发展的战略构想,展开了低碳城市的探索,在过去的1年中,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建筑节能、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70万吨,与此同时,经济社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据介绍,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6.1%,均创建市以来最高水平。
正如潘家华所说,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走向贫困,而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走向富裕。“中国有的地方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因为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这完全是误解。即使像英国、意大利那样,房子都建好了,但也有个寿命期限,一二百年之后还得重建。所以,低碳经济绝对不应该完全排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碳效率”。潘家华说。
对地方政府而言,如何规划和发展低碳经济,仍是一项长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