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与出口规模间难抉择
来源:
东方网
2010年03月05日19:27
东方网3月5日消息:有“中国新春第一展”“出口晴雨表”之称的第20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5日在此间闭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复杂而困难的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与出口规模之间艰难抉择,成为中国外贸企业2010年的主要课题。
“我们去年的出口规模比2008年缩减了两成,美国市场降幅尤其明显,但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发展,我们并不急着增加出口。”上海虹瑞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文勤对记者说。
这是一家专业出口有机服装的公司,其所用的棉、麻、竹、大豆等纤维面料,均不使用化肥、杀虫剂和化学染料,虽然价格较常规服装贵二至三成,却颇受欧美中高档客户青睐。
“过了十多年衣食不愁的日子,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不能仅依赖国际市场,不能仅靠贴牌出口赚点加工费,外贸企业必须多条腿走路,转变粗放型的传统增长方式。”梁文勤说。
半年多前,梁文勤开始考虑进军国内市场,并第一次注册了商标。两个月前,企业又凭借环保、健康的经营理念,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许产品生产商。
“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去只外销的一些中高档商品,终于迎来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时机,而通过国内市场建立自有品牌,长远也有利于提升外销附加值,改善贸易结构。当然,多年来形成的外贸优质客户不能丢。”梁文勤说。
与梁文勤进军国内市场不同,作为中国最大手套出口企业掌门人的沙晓林,仍将出口作为经营重点,但他已抛弃“物美价廉”的传统经营思路,而是主打创新品牌,将自己与世界顶级同行摆在一起。
沙晓林任董事长的强生集团,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南通。和千千万万中国外贸企业一样,过去一直为国外公司贴牌生产中低档商品,但长期的低成本、低价格之路越走越窄,国内外同质化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2009年,由于国际市场大幅萎缩,企业出口从上一年的1.03亿美元猛降至5300万美元。
“过去我一直笃信"低价"原则,但它并不总是一条真理,到了一定阶段,它就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着眼于长期稳定的国际分工合作,中国企业必须改变"低价低质"的印象,要想真正掌握国际市场,必须建立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提升设计研发实力。”沙晓林说。
为了建立国际化的创新品牌,沙晓林甚至长期聘请了一位法国人担任副总经理。为了保持质量和信誉,沙晓林在一个国别市场只发展一至两家代理商。目前,其拥有专利技术的自有品牌出口虽然只有二成,却占据了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
“这也是企业去年能在出口大幅下滑的考验下挺过来的主要原因。在今后两三年的恢复期里,我们的目标是将自有品牌出口提升至五成左右。”沙晓林说。
为了进一步引导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华交会”举办20年来首次推出了出口精品展示系列活动。同时在展位分配和布展宣传上,加大向品牌企业倾斜。在参展第20届“华交会”的商品中,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支持的中国名牌出口商品达60多个,获得省区市名牌和驰名商标的品牌商品近700个。
但在可持续发展与出口规模之间的艰难抉择中,中国外贸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参展“华交会”的浙江刚自达工贸有限公司反映,近年来曾尝试在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注册自有品牌商标,除了在新加坡成功外,其他均告失败。由于没有品牌,企业的创新努力最后还是沦为贴牌生产,附加值很低。
江苏张家港市虹意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的业务员隆钰告诉记者,由于多年来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采购商手里,企业习惯了接单生产、按样下料。为了生存,只能想尽办法保订单、保出口规模,转型谈何容易。
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搭乘经济全球化的快车实现了对外贸易高速发展。2009年,虽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规模仍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但同时面对的外部压力和市场风险也日趋严峻。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专家杨晓认为,近期国际市场需求虽然出现了复苏迹象,但不排除一部分增长来自进口国原有库存减少的“补货”需求。长远来看,中国外贸企业“将不得不告别已经习惯的高速增长,需要通过切实提升商品质量、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自德国汉堡的托斯利·格列高里亚德斯是“华交会”的一位常客,其所在的德国公司每年采购的中国商品超过1000种,年销售额达1000万美元。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商品的确表现“太出色”,由此引发的关注和摩擦难以避免,但这种低价扩张、规模取胜模式,别人也能模仿,引发的冲突也较多,难以持久。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考虑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和完善。这有利于进出口各方,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商品的国际地位。”托斯利·格列高里亚德斯说。 (来源:新华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