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新生代农民工急需融入城市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3月08日18:16
  有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农民的出路是留在农村,或者是就地转入中、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人口有所减少,再加上政府的各种补贴,务农收入有所提高,同时,在农村提供劳务的价格也上升了。于是,会有部分劳动力愿意留在农村,甚至终生务农,也会有部分农民会就近进入中小城镇。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农民,千万别以为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想。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城市人口比重还不到50%的状态下就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农业,土地是瓶颈生产要素,只要这种要素的供给不出现大量的增长,那么,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在城市里,由于可以提高容积率,土地的制约被大大突破,于是,真正构成制约城市经济增长的是资本积累,只要资本不断积累,城市就可以在不断吸纳就业的情况下提高人们的收入。

  城市之所以能够让生活更美好,就是因为城市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吸引人才集聚。中国古话说,“人往高处走”,换成现代的语言,人才总是往人才多的地方走。在人才集聚的过程中,人们相互学习,并且越来越专业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收入也将同步提高。不仅高技能劳动力从城市发展中得益,低技能劳动者也会从城市发展中得益,因为城市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这也为低技能劳动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当然,万事万物没有都有得有失,城市规模大了,也同时会出现污染、拥挤和犯罪的问题。即使如此,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大势所趋,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城市让人们又爱又恨,但爱是主要的。

  老一代的农民工进城是为了打工挣钱,他们也忍受了城市里的不公正,所以,年龄大了还会回到农村。但这条路已经不适用于新生代农民工了。80、90一代的农民当中,很多一天都没有做过农民,甚至有不少从小就跟随父母在城市里长大。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怎么走,不妨对新生代的农民工多做调查。一个基本的道理是,人们知道自己在哪里生活更好,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把决定自己在哪里工作和生活的权利交还给人们。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如果改革开展的方向与能够提供更高收入和更好工作的地方不一致,那么,由户籍所造成的身份差异就会在城市里长期存在下去。这样的城市生活,就不会美好。

  政策制定者应该帮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外来移民融入本国是非常重要的公共政策目标。中国还没有到那一步,但从本质上来说,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是一样的,而且理应比外国移民的融入更容易才对。可惜的是,在过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政府的目标是经济增长,是为了让本地居民满意,于是,“融合”成了政策的盲点,“分割”成了政策的常态。

  中国过去凭借严格的城市管理,避免了大规模的城镇贫民窟,接下来,从城市管理向公共服务过渡,宜早不宜迟。医疗、教育、廉租房(或公租房)都应逐渐消除户籍身份歧视,传统的“只服务于本地人”的陈词滥调必须被抛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中国未来要产业升级,着眼点应该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如果人力资源不变,简单的行政推动反而可能扭曲经济的结构。如果大量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那么,农民工预期未来还是要回到农村,就不会有积极性投资于教育。而从政府来看,把农民工当外地人,本地的教育和培训当然也不覆盖到他们。如果这样,中国要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将遥遥无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