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巴林石产业“三步”跨入文化新纪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03月09日18:00

  巴林石产业“三步”跨入文化新纪元

  ■内蒙古巴林右旗和谐发展系列报道之二■本报记者 赵杰 ■王文明

  30多年的坚守,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意味着而立之年从习惯于索取到秉承着对自己未来的承担、责任和付出,更意味着身份的蜕变,而闻名遐迩的巴林石

以及巴林石文化又何尝不是岁月的积淀呢?

  石产业完美“三级跳”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1亿4千多万年前形成的古老而又神秘的特殊宝石,经历着“深居闺中无人问”的尴尬。收藏家和经营者习惯于成吨、成车地购买,而几十元、几百元一吨的价格在当地百姓眼中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

  据说,距巴林石开采地——特尼格尔图山较近的农牧民,在盖房子、垒猪圈时都喜欢用这种五颜六色的石头做根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那一块块统称为巴林石的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和图案石竟是后来“一块石头换台车、一块石头买座楼”的宝贝。

  直到1973年,内蒙古草原上一个仅有几十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大地腾起。30多年来,这个依靠人工开采、设备落后、产能低下的小企业在巴林石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感召下,凭着一腔热情,开始了艰难的求索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巴林石迎来了转机,多彩的巴林石引领草原人走向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搭乘改革开放快车的巴林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开拓经营市场等措施,享受着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实惠。这一年,靠生产巴林石走过来的这家小企业宣告成立巴林石集团。

  此后的日子里,巴林石集团励精图治,在地质、矿产、工业、商业、旅游、文化和艺术领域一展拳脚。以巴林石集团为主体经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巴林石营销网络,目前已有从业者两万余人,年产值达20多亿元。如今,俨然是巴林右旗经济文化支柱产业的巴林石产业不断提升着中国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的同时,巴林石开始在全国珠宝玉石行业暂露头角。独树一帜的个性使其顺利成为中国四大名石中的一员。随后,中国候选国石、中国三大彩石、中国四大印石等美誉接踵而至。

  2008年8月28日,当巴林石国家级矿山公园揭牌时,来自国土资源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及福建寿山、浙江昌化等地的领导和客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人们没想到,一座开发了几十年的矿山,并不是满目疮痍,却是青山依旧、环境雅然。”当时陪同的巴林石集团总经理杨春广介绍,这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恢复植被、保护矿山生态的宗旨,这也是巴林人的环保意识和观念。

  “打造中国巴林石名片”已是巴林右旗在发展巴林石文化产业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旗坚持政府引导、协会组织、市场运作的原则,在确定发展空间、明确发展方向、转变组织模式和经营方式、扶持政策等方面积极努力。2009年8月,巴林石矿山公园的开园具有划时代意义。

  “建设巴林石国家级矿山公园,可以建立和完善巴林石文化产业链,使巴林石各种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开发利用。对于保护巴林石矿业遗迹,研究中国北方古代文明,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更好地开发利用巴林石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杨春广眼里,通过会展、旅游、收藏、宣传等举措,可以提高巴林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销售额,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提升巴林右旗作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巴林石之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巴林石矿山公园的开园,标志着巴林石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加快巴林石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产业竞争力的联动效应

  “过去是卖原料,现在是卖精品,今后还要卖文化……”巴林右旗宣传部部长宋国文自豪地说,巴林石已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是巴林草原乃至赤峰市递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009年,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将巴林石产业列为文化产业,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给予扶持”,这给巴林石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巴林石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以巴林石集团、巴林石矿、石城、石文化市场、石经营网点为经济实体的联动。

  产业定位好、发展前景好一直是巴林石产业甚至是巴林石文化产业发展的牢固根基和资本,而巴林人一致认同的巴林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文化领域的竞争。

  眼下最关键的是,如何在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使巴林石集团加强和完善营销策略,全面深入整理、挖掘和大力提升巴林石文化品位和内涵,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和知名文化品牌,推动巴林石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在杨春广看来,随着他多次外出考察和多年来对巴林石产业、巴林石文化的钻研和理解,以及一系列规划的实施,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打造巴林石的展示平台(展示巴林石发展历程)、商务平台(高档次营销)、旅游平台(以文化内涵为主、以旅游为切入点的文化旅游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志在打造和形成巴林石独特雕艺流派)和富民平台,成为杨春广心中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中,富民平台的打造和实现持续发展是杨春广最为关心的和倾注心血最多的。

  现在,整个巴林石文化产业的项目都在为这五个平台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富民才是巴林石文化产业立足之本和生存之道,这一点在巴林人的脑海中不容置疑。

  在与杨春广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他宏伟的规划蓝图中还预留着一块“不毛之地”,那就是,他希望在打造巴林石文化产业名片的过程中,当地百姓不仅仅是多了一个通往富裕之路的平台,而是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在实现民富的同时,提升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品位,而这或许是巴林石文化产业留给人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