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进”与“退”,在今年的两会上引爆话题。
先是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当前的汇率是危机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汇率机制,迟早有一个退出的问题。紧接着,仿佛是为了印证周小川的说法,关于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对各个行业做人民币升值承受程度调查的传言在市场
上广泛流传开来。不仅如此,3月8日,国外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更是大幅走升。这些“迹象”加起来,无疑提高了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然而,3月4日,在温家宝总理参加的农业和经济界别政协委员联组讨论会上,作为发言的十一位委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开口便直指汇率问题。他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国市场经济开放后的必然结果,是完全合理的。
央行、商务部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分歧已不是一朝一夕,然而在今年两会上,从两部委官员们的表述看,内容侧重上不乏矛盾之处。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3月1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央行银监会和商务部背景的人士有一定的分歧或者看法不同可以理解,“看法相同才是不正常的。”
不过,综合这些具有权威性的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论述,却只让市场感到更加迷茫。
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
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264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创下自去年5月25日以来的新高。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来自于近期高层对于人民币汇率表述的“松口”。而此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直在6.8上下摇摆。
周小川是利用两会的一个记者会上发出这样的表述:北京方面正准备放弃自2008年年中开始施行的非正式的盯住美元政策。他在记者会上表示,盯住美元是一项“特殊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度过金融危机。“这样的政策迟早也有一个退出的问题。”
这是几个月以来来自央行的最清晰的信号,与数月来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强硬态度相比,周小川的一席话似乎透露出了某些变化。
变化一向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于是,有关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提升,市场开始关注2008年中以来停滞的人民币升值进程会不会重启,还有,升值的路径选择是一次性大幅升值或采取渐进升值路径。
紧接着,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就“外汇管理和外汇储备”问题在新闻中心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接受中外媒体的集体采访。
这是央行高层两会期间第二度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做出的回应,其中不难看出对周小川此前言论表述的解释味道。
易纲在回答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时表示,温家宝总理和周小川行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内部,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地区,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见。
易纲表示,总的来说,中国一直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市场上对供给和需求各种不同的判断都要在市场上去交流,由市场决定未来的走势。
全国政协委员、招行董事长秦晓3月1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支持汇率市场化。他认为汇率不市场化会造成资本价格的扭曲,贸易顺差的增加其实是补贴了外国人,另外汇率的增加也会增加央行和银监会宏观调控的难度,另外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一种压力和调控的成本。
两部委分歧加大
然而,其他高层官员的语气与周小川并不相同。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上周末表示,中国出口还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他也对路透社表示,汇率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将只是“渐进和可控的”。
魏建国在农业和经济界别政协委员联组讨论会上也做出进一步解释。他认为,当前我国外向型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一旦人民币汇率走高,无疑对他们的信心和企业的效益造成创伤,将进一步影响就业和稳定。“对当前进出口形势大大好于预期,我不持乐观态度,今年国外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我建议继续加大政府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魏建国说。
应该说,央行、商务部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分歧一直存在。
对于两部委明显的分歧,张小济认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表示,两部委所考虑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外汇储备的增加,会造成央行银监会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他们就希望贸易顺差缩小。而且,人民币适当浮动不仅可以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而且能倒逼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而从外贸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的压力,所以商务部特别是一些外贸出口企业则希望人民币升值放缓,甚至保持币值的稳定。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汇率的表述只有短短的一句: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深层次的信息。
“合理、均衡”的水平,表示了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