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刚刚公布的全国银行家、企业家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热度指数、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企业盈利指数均继续上升,经济向好态势明显。在各项指标持续回暖、经济向好之际,专家提醒,当前仍需高度关注资产价格问题,做好通
胀预期管理,同时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引导消费。“风向标”与经济发展态势吻合
作为考量宏观经济的“风向标”,一季度问卷调查显示的各项经济指数与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是基本吻合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专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对记者表示,从调查显示的企业设备利用指数、产品市场需求指数、企业资金周转、支付能力和销货款回笼等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向好态势明显,市场微观主体正进一步活跃。
调查显示,一季度贷款需求指数显著提高,其中尤以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增长最快。对此,来自华安证券的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贷款需求加快增长,主要与近期以来出口业的复苏有关,而出口订单指数比上季有所提升,也再次印证了出口业近期的回暖之势。此外,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经营周转贷款需求指数分别较上季有所提高的情况来看,资金正在有序进入生产领域,这也是经济日益活跃的体现。
伴随着企业生产恢复和经营改善,就业情况也得到继续改善,反映在本季调查中,居民就业感受指数本季继续好转。在企业利润上升的带动下,居民收入感受指数也继续好转。
调查中,银行家对货币政策的感受和关注引人注目。一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选择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为60.5%,较上季度下降5.9个百分点,而认为货币政策“偏松”的银行家占比为14.8%,较上季度再度大幅下降11.8个百分点。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家们得出这样的感受可能与今年以来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管理部门加大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力度等措施有关。当前正值经济企稳态势尚须继续巩固之时,有必要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查也显示,对于下季度货币政策预期,有51.7%银行家认为将保持现状,虽然这一比例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但仍意味着市场对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存在着客观需求和一定预期。
通胀预期不减房价压力凸显
今年以来,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问题被反复提及。“两会”期间,物价、资产价格更是成为委员、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本次调查显示,居民认为物价、房价偏高,对未来通胀预期不减。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25.9%,比上季度再降2.3个百分点。其中认为目前物价“高,难以接受”的居民比例达到51.0%,为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受元旦、春节需求旺盛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以来粮食和农产品价格确实有一定增长,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升2.7%,但总体来说,目前物价总水平的平均上涨幅度仍处于温和上涨范围内,没有出现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全面价格上扬,预计未来物价应该可以维持在合理水平内。居民对物价高的感受可能与资产价格近期来“居高不下”有着直接关系。事实上,此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对当前房价水平,七成以上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央行在调查报告中称,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城镇居民反映房价过高的占比逐季攀升,各收入水平持此判断的居民普遍增加了一成左右,其中中高收入人群更为突出。
对此,黄祥斌认为:“这是自去年以来国内各地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超出一般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和经济承受力的客观反映。本季显示的中高收入阶层反映房价过高'更为突出'的现象,足以说明前期房价涨幅过快不仅仅影响低收入阶层,该问题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普遍性,需要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郭田勇表示,央行问卷调查反映出了当前我国民生中最大的症结,即高房价问题。“两会”刚刚结束,有关部门应尽快抓紧研究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搞好通胀预期管理,同时积极关注资产价格,多管齐下,在促进各地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将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上。
有分析人士则预计,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受购房刚性需求、土地资源有限以及城市化进程推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短期内还很难看到房价出现明显回落,但在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连续出台的背景下,价格过快上涨态势可望得到缓解。
消费意愿紧缩投资再成亮点
调查还显示,居民消费意愿紧缩,储蓄和投资意愿高涨。调查指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明显回落,特别是2009年二季度至今,这一紧缩趋势尤为明显。
采访中,一位专家则认为:“按照常规来分析,目前我国已逐渐步入人年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消费升级。随着生活的改善和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意愿也随之上升。但目前这一轮消费紧缩态势似乎没有体现这一规律。这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对未来价格上涨形成了预期,普遍有加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的观念,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居民发现了更多可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获得投资收益的机会,这也导致部分消费被挤压、挪作投资之用。”
黄祥斌表示,在对未来通胀预期不减的情况下,居民一般会在进行常规性储蓄的同时,将资金投向具有防通胀作用的资产类产品上,如房子、黄金和股票等,这也是造成近期不少地方出现买金热现象的重要原因。
“无疑,下一步应采取措施,管好通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动消费,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郭田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