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不做“地王”看房价 市场需“看得见的手”

来源:
东方网
2010年03月18日19:45
3月18日下午,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央企地产业务的具体情况。国资委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此举无疑是针对沸沸扬扬的央企“地王”事件,但如果这些央企不做“地王”,就能降低房价吗?
“地王”肇事者是远豪置业和中信地产。前者隶属于远洋地产旗下,以40.8亿元将北京大望京1号收入囊中,地块楼面地价高达2.75万元/平米;后者以52.4亿元竞得北京亦庄住宅及商业项目(XI-1B)。除了都刷新了地价纪录外,两者的相同点还有,都是大型国企背景。在两会刚刚结束之后,央企就迫不及待地高价拿地,无疑令市场大跌眼镜。就连央视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也不得不感叹:房地产市场究竟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
在此次的“上海之春”房展上,开发商和老百姓的口气完全处于两种状态:开发商笃悠悠地表示,金融危机救了我们,原本的调控使得资金链差点断掉,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现在手中资金充足,如果现在急于开盘,万一卖到一半,政府出政策,那就来不及修改销售策略了;老百姓无奈之余则多了一份愤慨,这么高的房价与我们的生活水平太远了,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更有些人表示,今年的房价肯定不会跌,小涨就不错了。
由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原来此次北京的这个地产拍卖打算3月8号进行,但是也注意到了,全国的两会和代表对房价,以及全国的百姓太高关注了,推推推,推到了两会结束之后,结果引发了大家更大的关注。在目前的调控中,我们也常常说不能让房价大起大落。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使目前的这样房价,也是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所不能承受的。因此,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我们还是希望不仅仅靠市场供需这只“看不见的手”,更需要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