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意盎然,不少保险大腕却愁眉不展。困扰他们的不是保费业绩,而是“打新”的苦不堪言:新股怎么也止不住踉跄下跌的势头。
“打新”稳赚不赔的神话在这一刻终结,也让逢单必打的险资尴尬难言。从2009年12月1日开始算
起的这三个多月里,
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人保财险等保险巨头合计打新浮亏逾1亿元,祸首正是它们一向中意的大盘股。
这令一直把“打新”视为无技术含量投资的险企,陷入了沉思。是固守打新战术,还是识趣转战他处,前所未有的难题正困扰着尚处蹒跚学步期的保险资金。
1“打新”打出浮亏 “打新”还打出亏损,这是彼时活跃于一级市场的保险机构始料未及的。
“5.56元/股买入的
中国北车,以昨日5.32元/股的收盘价来计算,足足亏了近300多万元。”一家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相关人士昨日私下里告诉记者。最近三个月来,他所在的公司通过网下配售方式打新合计33次,合计浮亏为600多万元。
上述公司的不幸绝不是孤案。记者通过Wind数据计算得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3月17日这段时间,共有安邦财险、中国人寿股份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国泰人寿、中国平安集团公司、人保财险、人保健康险、永诚财险、正德人寿等9家保险公司“打新”出现浮亏,截至3月17日收盘时的最新合计浮亏额超过1.24亿元。
令市场人士诧异的是,扛起浮亏“重任”的竟是股海经验相对丰富的中资保险巨头们。其中,手持资金量最多的“国寿系”打新浮亏最多,合计浮亏9375.01万元(国寿股份浮亏7122.36万元、国寿集团浮亏2252.65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平安集团(不包括旗下子公司),打新浮亏1105.29万元;人保财险以及人保健康险的打新浮亏分别为531.31万元、421.78万元。
令这9家保险机构“打新”打亏的“祸首”主要有:
中国重工、
巨力索具、
中国西电、中国北车、
中国化学、
正泰电器、
中国一重等7只次新股。
其中,除中国重工已于3月16日度过解禁期外,其余6只股票仍处于锁定期内,锁定终止日普遍集中于4月份。因此到解禁套现时,这几家险企具体亏损多少还是未知数。
2嗜好决定成绩 通过对各家险企“打新”轨迹的梳理,记者发现,中小险企“打新”成绩稳定,且取得浮盈的机构占比要远大于大型险企。为何投资经验相对老道的保险巨头,整体表现反而不如中小同行?
事实上,决定“打新”成绩的关键就是“打新”嗜好的不同。“由于投资策略、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保险资金的“打新”思路亦迥然不同。”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囿于资金减压需求,大型保险公司倾向于大盘蓝筹股,而中小型保险公司青睐中小板股。
1月28日上市的中国西电将大型险企的“打新”嗜好公诸于众。国寿、平安、太保、人保、新华、泰康、太平、华泰等8家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共动用33个保险账户参与其中,共计获配1.62亿股。其发行价格为7.9元/股,以昨日7.61元/股的收盘价计算,33个保险账户共计浮亏约4700万元。
一家中资大型保险公司人士称,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配的1.62亿股中,大部分为保险巨头的资金,只有一小部分是受托的中小险企的资金。他们申购中国西电的理由是不错过大盘蓝筹股。“通常情况下,只要一有大盘蓝筹新股发行,我们都会参与,只是没想到走势会差于我们预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收盘,单国寿股份一家公司就在中国西电上浮亏2200万元。
而次新股中国一重首日即破发的表现,也让中国平安浮亏惨重。
根据中国一重此前披露的网下发行结果发现,此次共有中国平安(包括其关联企业)、幸福人寿和华农财险三家保险机构参与了中国一重的申购,合计持有中国一重约3.568亿股,其中“平安系”累计持有中国一重3.39亿股。中国一重的发行价为5.7元/股,上市首日收盘于5.52元/股。这意味着由中国平安领衔的“平安系”保险资金首日就浮亏6100多万元。
浮亏还在放大。3月18日,中国一重收盘于5.46元/股,“平安系”保险资金在中国一重上的浮亏增加至8100多万元。
相形之下,中小险企之所以普遍实现“打新”浮盈,关键在于躲开了大盘蓝筹股或是参与资金较少。
一家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直言不讳:“我们也参与了中国西电、中国北车的网下申购,但是因为额度少,所以浮亏不多,抵消掉在其他新股上的收益,仍有浮盈。而大险企则不同,他们参与大盘蓝筹股打新多是满额申购,单在这几只大盘蓝筹股上的惨重浮亏,就已经完全"吃空"了前面累计的浮盈。”
3寻找破发根源 除险企自身不同的投资策略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还有可投渠道有限的外部环境都是其“打新”白忙活的注脚。
“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被问及如何看待近期多只新股破发,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对记者说,“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动不动就是六七十倍,更甚者100多倍,而二级市场表现较弱则加速了新股破发。”
“打新收益转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位券商业人士指出,此前机构网下申购积极性高,竞争机制令发行价定在较高水平,导致一、二级市场溢价空间大幅缩窄。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整体疲弱,市场观望情绪浓重,新股上市“遇冷”,跌破发行价也可以理解。
有基金业人士一语中的——新股定价过高是破发的关键原因。自2009年6月新股采取市场化发行以来,询价机构的报价不断往上推高,是基于一个大前提:只要中了新股,就一定能赚钱。“有些机构为了拿到筹码,会报出比心理预期高的价格。如果机构一味地报高价,导致发行定价过高,拿到筹码也未必能挣钱,甚至是亏钱的。”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打新”出现浮亏,市场人士看到更多的是去年以来保险资金抱团投资的隐忧。事实上,包括中小保险公司在内,保险机构购买的股票非常集中,一有新股发行或增发便会倾巢出动,必然成为认购队伍中的主力军。彼时向好的市场环境,让保险机构忽视了锁定期风险。
当然,从投资渠道有限这一层面来说,保险资金蜂拥“打新”或许可以理解。一家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我们这些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可投资的渠道较为有限。加上我们的股票投资经验相对不足,我们绝大多数资金都是申购新股,极少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尽管新股破发潮短期看对打新主力军的保险机构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一个完善的新股发行体系、一个健全规范的市场,长期来看对每一个参与市场的主体来说都是有益的,保险机构自然也会受益。“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之下,破发会令机构在询价过程中逐渐趋于理性。当大家都亏钱,定价会更加谨慎,会慢慢回归理性,以后也不会有机构敢随便乱定价。”
4投资思路分化 如何应对“后打新时代”?被誉为新股疯狂拥趸者的保险资金,在市场化询价机制面前,投资开始出现分化。
“打新股本来是低风险套利机会,现在却成了高风险选择机会。”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如是评价近期新股“破发潮”。他说,“新股不败”的情况结束后,对各家机构的投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禁售期破发风险将促使机构在申购前更认真地了解拟上市公司详细情况。也可能会让不少保险公司逐步降低打新频率。
一家北京中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参与网下申购需要付出3个月锁定期的机会成本,在市场不明或下行情况下,参与网下申购的风险甚至高于网上申购。作为参与询价的主要机构,保险资金会更加谨慎出价,可能会把发行价格尽量压低,以“对冲”锁定期的机会成本。
这与沪上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的观点相似。“目前我们对打新很谨慎,因为定价普遍偏高,有些偏离其真实价值。但也不是说就完全不打新了,但筛选会更加严格,"垃圾"新股基本就放弃申购了。对于有风险的,就只参与网上申购,因为网下申购需要付出3个月锁定期。另外,以后参与新股询价时也要更为谨慎。”
事实上,新股破发已经影响到了保险公司2010年的投资策略。“既然一级市场赚不到钱,那还不如转战二级市场。”在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看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他们会优选二级市场,目前正是配置大盘蓝筹股的时机,很多大盘蓝筹股都远远跑输大盘。“相对而言近期二级市场波段操作的收益反而更为可观。”
可是有些寻找资金出口、追求绝对收益的保险资金仍视“打新”为最佳投资渠道。
打新股收益取决两方面因素,即中签率和上市溢价。发行制度改革前,机构投资者由于同时参加网下、网上申购,凭借资金绝对优势,中签率远远高于中小投资者。统计表明,就大盘股而言,中签率高达1%以上,保险资金对此自然是乐此不疲。但“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等新政终结了险资的这一美好景象。
然而,保险资金已经形成了“逢单必打”的惯性思维。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并不介意一两单的损失,只要好过储蓄利率,再贵都会出手。”在他的字典里,“打新”已成一种投资习惯,尽管眼下越来越贵的新股发行价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
但他坦言,2010年在股市上赚钱要比去年难度大。“今年大盘波动风险可能要大于去年,所以我们考虑增加债券投资比例。不过,债券收益率虽有所回升,但也只是刚刚到配置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波动较大、债市乏善可陈的环境,或将倒逼不动产、股权等投资渠道放开提速。全年新增保费与到期再投资资金较多,加上去年积压的未有效运用资金,预计合计超过1.5万亿元的保险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投资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业内由此呼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应逐步放开更多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