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张平表示,扩大内需将打出组合拳:近期通过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等政策刺激消费;长远则致力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这一表态,被认为里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最终出台,又进了一步。
“今年将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同时,着力扩大内需。”国
家发改委主任张平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强调。
他透露,扩大内需将打出组合拳:近期,将通过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等政策刺激消费;长远则致力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这个表态,被认为离收入分配改革调节方案的最终出台,又进了一步。
张平同时表示,“十二五”经济发展指标,将更多关注经济转型的质量,以及人民获益程度。
管理通胀预期
当日与会的学者官员无一例外表示,要对通胀保持高度关注。
张平在发言中坦言,当前由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国内信贷投放的滞后作用,以及居民价格上涨翘尾因素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价格上涨压力,故今年将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同个论坛也指出,今年中国面临四方面推高通胀风险的原因:包括输入性通胀;过高的通胀预期;资源产品价格待改革,但改革必然推高物价;以及去年CPI负增长(-0.7%),统计学的翘尾因素等等,致使通胀风险被推高。
一些与会学者还提请警惕当前的房地产泡沫。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就表示,要警惕房地产的泡沫进一步吹大,防止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
当被问及近期暂停多家央企参与房地产业时,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给出的答案是:“央企进入不是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房地产市场供给体制才是高房价的本质。”
不过,张平对于今年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很有信心,他介绍,将通过“保证主要
农产品市场供应,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完善应急预案,稳定市场预期”等工作,稳定物价。
在投资领域,他说,今年在继续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的过程中,投资结构依然会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并继续支持节能、环保等项目投资,高消耗和产能过剩行业则仍会被限制。
与投资力度相匹配的是,政府的财政政策仍然会保持相当力度。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21日在同个论坛强调,目前刺激政策尚不宜轻言退出,但同时也应积极研究退出策略,“比如说是先退出财政政策还是先退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先退出哪些方面后推出哪些方面,同时需要货币政策怎样来协调和配合等等,都要讲求艺术”。
正致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下一步在经济运行中,扩大内需依然被作为着力点。
张平回顾过去一年提振内需的诸多举措时表示,“从近期政策看,鼓励家电、汽车下乡,农机下乡,鼓励产品以旧换新,财政拿了相当数量的补贴来刺激国内消费;从长远看,我们正在致力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核心提示:张平表示,扩大内需将打出组合拳:近期通过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等政策刺激消费;长远则致力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这一表态,被认为里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最终出台,又进了一步。
张平指出,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意图是鼓励和引导收入分配能够更多向低收入倾斜,以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
据本报了解,早在“十一五”初期,国家就确定了“提低、扩中、调高”的收入分配改革基本方向,并着手起草相关改革方案,而由于具体改革措施的反复修改,最终改革方案仍未能出台。
在论坛间歇,虽然张平并未回应相关方案出台的具体时点,但他透露,“所得税按照家庭为主体征收的政策正进一步研究”。
而这一点在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中呼声很高。在多次调高个税起征点后,众多专家认为单纯调高个税起征点已不“解渴”,原因是这对于中低工薪阶层减负效果并不明显,反而使得高收入阶层更为受益。
而对于收入差距调整的细节,与会学者也有不同见解。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中国目前关键是要解决一次分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通过打破垄断,消除中小企业投资障碍,来促进一次分配的公平;其后才是二次分配领域的调整。
郑同时指出,在民生领域社会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中,也不能照搬经济领域需求原理,“比如住房就不能由供求自行调节,住房应该是公共产品,政府要给予特殊调控”。
与会经济学家吴敬琏则直陈,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原因正是在于腐败和垄断。
“十二五”规划
将设人民获益具体指标
对于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张平认为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转变”。
在下一步诸项改革安排中,张平提到,要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此外,备受关注的资源税、消费税和房产税制度也被张平提及。
张平特别指出,沿袭过去通过经济发展量化指标来保证经济发展的做法,下一步中国在谋划相关指标时,将更多关注经济转型的质量,以及人民获益程度,“"十二五"规划中将看到更多人民获益的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