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澳大利亚应理智看待中澳争执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3月23日11:58
  高度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巨大的双边贸易和人员流动规模、迅猛增长的直接投资……在中澳关系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因素本应促进双边关系不断改善,近两年却似乎成了两国争吵之源。多起中国投资受阻、中铝增持力拓受挫、胡士泰被捕、热比娅事件……诸如此类的争执令2008—200 9年中澳关系波澜起伏,铁矿石谈判之争似乎又预示着2010年中澳关系难以平稳,眼看胡士泰案开审,某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正在亢奋地准备作秀抢镜头,作为一个期望中澳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不断深化的研究人员,作为一个与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打交道多年的人,实在有必要在此提议澳大利亚政府和公众冷静理智思考。

  澳大利亚政府和公众需要冷静理智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澳大利亚政府是否应当耗费大量政治和财政资源去为某些企业不成熟、甚至非法的做法埋单?

  一个国家的政治和财政资源是有限的,只能用在最有必要的地方,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要求本国企业在海外遵守东道国的法规,而不是企图让企业去充当传教士。

  作为一个中等国家,澳大利亚尤其需要珍惜自己有限的政治和财政资源。力拓公司和胡士泰的做法在任何一个东道国都极为犯忌,把这种只适合在桌面底下进行的勾当拿到光天化日之下大吹大擂,把一个被主人人赃俱获的窃贼当做英雄顶礼供奉,除了进一步加深东道国的反感(尽管这种反感未必公开表露出来)之外,只能激励当事人和其它企业、其他人去给本国制造更多的麻烦,让政府疲于奔命收拾残局。

  我注意到,即使是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英帝国高层决策者们对商人们企图煽动国家军事、外交力量为其不体面海外商业利益保驾护航的道德风险也不乏清醒的认识,多次注意从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抑制他们的道德风险,力求有节制地使用英帝国的海外力量;当今的澳大利亚人总不会认为自己比昔日的大英帝国还强大、而中国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清王朝吧?

  澳大利亚政府和公众需要冷静理智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或将要耗费大量外交和财政资源而采取的一些行动究竟增进了什么利益?果真是增进了本国骨干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商业利益,还是仅仅增进了某些企业高管短期的账面业绩和相应的业绩薪酬?抑或是增进了“官商旋转门”中某些高官的利益期权?

  我看到,澳大利亚政府和媒体对“两拓”和淡水河谷公司为铁矿石漫天要价的行为多有支持而几无批评,可是,三大矿石公司固然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但他们经营的并不是依靠专有高精尖技术生产的高端制成品,而是自然资源,因此他们这种“垄断地位”的稳固性很成问题。一个明智的垄断者知道,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地追求短期垄断暴利,结果必然是迫使下游消费者开辟新的原料来源,或是开发替代品,而追求适度利润将打消下游消费者的这种动机。

  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为了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种垄断地位,实现较长时间跨度上的收益最大化,最优策略不是追求短期暴利,而是追求可持续的适度利润。19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核能等非石油能源为何勃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垄断地位为何几年之内便被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动摇?数十年来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为什么一直反对最大限度提高油价?

  三大矿石公司股东需要学习沙特阿拉伯人的智慧,澳大利亚政府和公众、两拓股东需要明白,两拓某些高管的短期账面业绩和相应高涨的业绩薪酬与两拓的长期利益并不是一回事。我能够看到的是,三大矿石公司每次漫天要价之后,那些寻求外部投资的外国待开发矿主们与中国等钢铁生产国的往来都会增多,中国对海外矿山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中国人不喜欢当场大叫大嚷,中国人喜欢结成长期合作伙伴,中国人讲人情讲“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昔日中国遭受美国全面贸易封锁时对华通商的英商中有公司就是因为这一点而在三十年后依靠中国业务度过了破产垮台的危机,但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把自己的最大买主、最大财富来源逼成了“仇人”,这是澳大利亚的喜剧,还是悲剧?

  澳大利亚政府和公众需要冷静理智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他们的一些做法是否正在把中国国内主张对澳温和政策的人逼向“里外不是人”的境地?这样做对保护和增进他们的利益有何好处?须知胡士泰案按“商业间谍”审理已经是出于外交考虑给了澳方一个天大的面子,我相信主张如此办理者已经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澳大利亚政府和公众需要冷静理智思考的第四个问题是:他们与中国争吵是否掉进了第三国的圈套?

  本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且其基础设施优越,能够为我国提供大量所需资源,又正在与我国谈判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在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史上,澳大利亚这个东道国的特点也一向是吸收中国大型投资项目,而且主要集中于初级产品的开发和初加工领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个投资额突破1亿美元的大型制造业海外直接投资就是中信在澳大利亚投资的波特兰铝厂。问题是某些势力多年来一直企图组织以美、英为核心的“遏制中国”行列,而要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他们需要澳大利亚作为太平洋西岸的“超级航空母舰”。

  数年前,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已经明确表示,一旦台海发生战事,美国不能指望自动获得澳大利亚的协助。此言显然是要摆脱外界束缚自主追求澳大利亚的独立利益,这一政策取向也能够为中国-澳大利亚关系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而且澳大利亚此举并不是要与美国切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良好关系。但总有些人企图扭转澳大利亚融入东亚的脚步,让澳大利亚成为他们遏制东亚、特别是遏制中国的桥头堡,成为武装干涉台海的“超级航空母舰”,至于这条道路将怎样损害澳大利亚人的利益,并不在他们考虑之内。

  为此,从各个方面挑拨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也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他们对国际媒体界话语权力的控制又令他们得以自如施展这一策略。在这个险恶的国际社会上,质朴的澳大利亚人,多留个心眼吧!
责任编辑:丁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