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郑州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百万 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24日10:46
  编者的话

  其实不用看统计数据,我们也能感受到人口老龄化的种种迹象——我们的父母、邻家的大伯大婶头发在变白皱纹在增加,我们居住的小区里,扎堆找乐的大爷大娘越来越多,而我们自己,有一天也终将老去。老龄化,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内容之一。

  相对于中青年人群,老年人有着很多特殊的需要:他们身体较弱行动不便,需要健康呵护生活帮助;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需要心理的抚慰和寄托……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需要,让所有的老人都拥有一个身心愉悦的晚年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认真面对的大问题。

  从今天起,本报将刊登连续报道,为读者展示郑州市在人口老龄化、养老社会化等方面的现状、挑战以及应对之策,如果您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欢迎您通过以下渠道与我们进行沟通——电话:13613850323,电邮:hnrbshxw@163.com,您还可以登录大河网(www.dahe.cn/),在相关专题中参与讨论。

  家有老人,是种幸福,但这幸福背后的义务也回避不得。

  去年年底,郑州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100万人,老年人比例超过13.6%,老龄化社会已经悄然来临。

  198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陆续进入生育高峰,加上医疗水平提高,长寿老人大幅增加,“4+2+1”家庭结构逐渐普及,一个家庭四个甚至更多老人,这让忙着上班挣钱的年轻夫妇如何应付?

  前段时间召开的郑州市“两会”上,关于养老话题的建议、提案有数十份之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城市的孩子要么在国外游学,要么在其他城市工作,恰好和父母在一个城市,真是幸福,假如能住在一个小区,更是万幸。

  有幸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不得不承担起养老的重任,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这重任无人分担。

  至于从农村到城市中的第一代“移民”,养老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蜗居》中的郭海萍房子小得连孩子都得送到乡下母亲家里了,还奢谈什么养活老人。

  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租住在都市村庄,狭窄的空间,微薄的收入,养老只能简略为一年一次的回家探亲;而在乡下务农的父母,不仅无退休之日,而且缺少社会保障,农村“生儿防老”的旧观念仍然大有市场。

  宽大的房屋、较为充裕的闲暇、收入不菲的待遇,满足这些条件,在城市谈论养老问题,才可以让我们有点底气。

  -养老成为社会焦虑

  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之前,我们的父母头发已经全白,行动已经迟缓,各种病魔开始轮番来折磨他们。同时,我们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谁来保障我们的晚年幸福?”

  如果说计划体制下的大包大揽,也算让上一代老人安稳地享受了晚年生活,那么改革开放30年后,“单位人”大多转变为“社会人”,自行创业的个体工商户、小公司老板,在私营企业屋檐下辗转的打工者,居无定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其中还有不少人游走在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之外,养老问题成为社会普遍的焦虑。

  “低水平、广覆盖”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需要医疗保障制度的全力配合:高昂的医疗费用,让那些无处报销的老年人左右为难,更让子女们四处周旋而不得释然。

  如果你很忙也很有钱,那就请保姆照顾老人吧,或者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然而郑州的养老院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环境不美,散、乱、小的局面亟待突破。

  今天的老年人资金积累不够,微薄的退休金,除了看病吃药外还想着给孩子们买房用,哪里有多余的钱送给养老院。刚性需求不足,从另一个方面制约了市场发育,社会资本注入养老行业的动力也因此而缺乏。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从沛县到长安“打工”的刘邦,因为想念父亲,就把刘太公接到了京城,可是老人家还是喜欢老家的社区人文环境,刘邦就把老家丰邑整体搬迁到京城,规划模式一仍其旧,是为“新丰”。像刘邦这样的“进城务工者”毕竟不多,可是让老人安享晚年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政府显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出台政策,加大投入,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还需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覆盖范围、报销比例、大病救助上限、报销药品范围都要继续让利于民,不能让老人饱受病痛和经济的双重折磨;社会养老机构需要政府在土地使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

  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异,让农民工就近就业,减少流动就业的各种经济和心理成本,让更多人能够随时侍候父母身边。政府还需要大力扶持社区管理机构,让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和文艺社团进入社区,打破城市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环境,营造亲切、和谐、互助的熟人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颐养天年的氛围。

  老人幸福安详的生活,和GDP增速提高几个百分点同样重要。本报记者高长岭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