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将于3月27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会议以“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为主题,着重探讨企业如何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下是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在现场发回来的报道: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因为大家现在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我先谈中国经济形势,去年这个时候中国是什么样的状态,去年这个时候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长速度只有3.8%,1、2月份的时候,只有3.8%。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是20.7%,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工业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时其提高16.9%,这是工业的情况。
第二看进出口贸易,去年前两个月,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但是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4.8%,其中出口增长31.4%,进口增长63.6%,特别是进口增长,它标明国内整个经济回升状态、需求状况,改革开放30年,中国财政收入平均每年的增幅都是20%以上,但是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是负的,是负增长的,去年这个时候大家知道,面临着严峻的失业局面,上千万的农民工被迫地回到家乡。
如果说把时间往前推,推到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应当讲最激励我们的话还是温家宝总理讲得那段,当时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总理讲要坚定信心,要坚定战胜这场困难的信心,而且当时总理讲,有信心则心暖,心暖中国经济就暖。总理还讲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回过头来看这一年历程,信心真的变成了黄金,真的变成了货币。
各位企业家,我给大家讲,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上个世纪就讲过,看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就把握住四个指标,把握了这四个指标就能够对宏观经济做出完整的判断。第一个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第二个指标是失业率,第三个指标是物价上涨率,第四个指标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按照宏观经济学基本方法,要把握任何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就看这四大指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现在用这四大指标分析中国经济、把握形势,我先说第一个经济增长率,去年中国是8.7%,回想去年这两会的时候,当总理提出整个国民经济保持8%左右增长目标的时候,实事求是地讲,有不少的同志感觉完不成,实现不了,大家可以把时间往前推,在去年这个时候,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走势是有争论的,有的同志认为中国经济会是W形的走势,什么意思呢?写法就是上上下下,中国经济这一年要上上下下,不断波动,这是一种观点。
还有一种观点,英文字母L形,L的写法一竖下来了,就在底部横过来上不去了,我认为中国经济会实现V形,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中国能够科学地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知道,当这场困难到来的时候,国务院把这场困难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把它定位为中国经济进到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讲过,当初把这场困难定位为中国经济进到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困难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正是做了这样一个科学的判断,才能够果断地出台战胜这场困难的一揽子方针。现在美国出问题,美国经济学家现在都在批判美国政府,如果说美国政府在08年9月份的时候,在雷曼兄弟破产这个问题上,态度积极,不会出这么大的问题,给世界经济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大家想一想,08年上半年忙的是什么呢?还是双防,防过热防通胀,到了下半年宏观政策急转直下,中国出台了战胜这场困难一揽子方针,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因为科学准确判断这场困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这一揽子方针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大力度的投资,四万亿投资,包括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包含为了稳定外需,所采取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还包含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措施,扩大民生。针对着一揽子措施的贯彻和落实,总理还讲过四句话16个字,当时总理再三地强调,出手要快、出钱要重、目标要准、作风要实。如果这样看,正是由于科学、准确地判断国内国际形势,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战胜这场困难的一揽子方针,并且能够按照总理要求的,出手要快、出钱要重、目标要准、作风要实,这是中国经济能够实现V形反转第一个基础。
第二个理由是体制上的优势,现在批评中国体制言论很多,我们有没有毛病呢?有不足,有毛病,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深化改革。但是你还得看体制的优势。外国人很多预测中国不准,看不懂中国,最不懂的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威廉姆森,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前年在北京做过一次讲演,我替他主持,这个老人家讲得标题就是《中国经济挑战经济学理论》,按照经济学理论讲,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来是不相融的,但是邓小平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这个体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特别能战胜困难,我比较过两次地震,四川5.12大地震和海地地震,5.12大地震虽然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到灾区,但是全国人民的心都到了灾区,大家捐钱捐物,每一个人最关注就是当时的抗震救灾,中国能够形成举国之力,能够形成万众一心战胜困难。海地地震,监狱震塌了,犯人跑出来烧杀抢夺,救援物资运到哪里一抢而光,整个社会遇到地震灾害就崩溃了,只有中国这种体制能够形成举国之力,亿万民众能够一起战胜困难,中国能够实现V形的反转。09年中国经济能够在短时间内抑制住经济下行,并且在世界经济当中率先走向企稳回升,这是中国经济来之不易的成就,09年全世界经济是-2%以上,美国、欧洲、日本都是负的,从中国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
第二,失业和就业是最重要的指标,中国是全世界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大到什么程度呢?联合国在人口统计上有一个概念叫劳动年龄人口,16岁到6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叫劳动年龄人口,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是9亿多,要跟一个国家比较的话,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就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这七大发展国,叫G7,七大国家人口总数加在一起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少3个亿,这就是中国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去年610万,今年是630万,今年比去年还要多20万,所以中国就业压力大这是较长时间都会存在的问题,又遇到结构性的问题,就业压力总体大的状况下,又出现结构性的问题,一方面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难度大,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出现民工荒,找工人不容易。
前一段时间我去浙江调研,去年大概是在1月份的时候,当时国务院港澳办组织港澳在内地投资企业家,让我介绍一下经济形势,我在那儿讲,劝各位千万别裁员,为什么讲不裁员呢,不是站在劳工的立场上,是替企业家着想,一个企业有一支熟练的工人队伍不容易,现在经济困难把人裁掉回家,一旦经济回升的时候,去哪儿找这样的工人,我当时讲淘汰企业不是现在这个困难的时期,真正淘汰企业是经济回升的时候,那个时候谁有一支熟练工人队伍、有了订单马上可以接,接了马上生产,然后就有利润就有钱可赚。民工荒我真的挺高兴,什么叫恶有恶报,这就叫恶有恶报,企业家总让工人忠于这个企业,也得研究对工人忠于不忠于?当然民工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部、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这几年发展速度快,内地工资和沿海珠三角、长三角差两百块钱,虽然少两百,在家里面不用背井离乡,农民也会算这个帐,珠三角、长三角长时间农民工资涨得太少。回过头来之后看成绩的话,去年扭转那么严峻的就业局面是不容易的事情,现在出现民工荒,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经济是企稳回升非常重要的标志,
第三,就是物价。去年年初的时候,关于中国物价走势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中国要进入通货紧缩,进到通货紧缩理由是什么呢?大家知道,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特点都是很相似的,都是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冲击就更重、更严峻。再看97年以后,98、99年、00年、01年、02年,连续五年中国价格是持续地下降,所以把那个时期叫做中国经济处在通货紧缩的阴影当中,一直到2002年中国CPI还是-0.8,大家要回顾一下98、99、00年那两年讲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呢?是市场疲软,因为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比97年、98年冲击大得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将会从此处在较长时间通货紧缩当中,这是一种观点。还有一种观点,就是通货膨胀。中国为了战胜这场困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四万亿投资,去年95500万信贷,货币和信贷必然要导致通货膨胀,就是这两种意见,2009年中国走过来了,09年全年的CPI是-0.7,11、12月份由负转正,说明什么呢,说明09年一年中国既没有出现通胀也没有出现通缩。
大家最关心现在,现在怎么看中国价格和通货膨胀状况呢?有这样几点: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来,他提出把今年全年的物价上涨CPI控制在3%左右,上个星期我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讲,控制在3%左右,我讲了6个字,有难度、能实现。结果后来我一看,新华社把我的文章全部刊登完整了,剩下不少的报纸和媒体,把有难度登上来了,我说能实现都没有登,我估计是这帮记者们认为不能实现。
今年我觉得中国确实面对着物价上涨的压力,今年要防止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导致物价上涨有这样几项:第一就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性商品比如石油、铁矿石、棉花、有色金属等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要是上涨的话,现在是经济全球化,而中国经济对国际上大宗基础性商品依赖程度很高,比如说石油超过一半,铁矿石就更高了,所以国际市场上要是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要是上涨,刹那之间传导到国内,就会推高国内的价格。
国际市场上这种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它的走势是涨还是跌呢,我认为得涨。两个理由,为什么涨?一是世界经济今年总体上看是处在复苏,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复苏就意味这需求的扩大,需求的扩大必然要拉升价格,这是第一点,需求决定的,复苏决定的。第二,从08年开始,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各个国家招法差不多,都是发行大量的票子,大量的流动性在经济活动当中,这些票子这些钱到哪儿?就近年来讲,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曲折缓慢,美国、欧洲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流动性没有进到实体经济,非常有可能进入大宗基础性商品领域,本来这些领域里面投机性很强,如果这些流动性资金再进去,大量的投机因素也会导致价格上涨,这一类商品今年上涨的可能性肯定是大于下跌的可能性,中国对它的依赖程度又比较高,所以输入性通货膨胀我认为是中国排在第一位的风险。
第二,个别商品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回想一下06年,06年中国经济没别的问题,就是猪肉出了问题,结果一个肉的问题,最后变成全局性价格上涨。总理说今年CPI3%左右,2月份CPI是2.7%,2月份CPI2.7%,什么原因涨的呢?2月份2.7%叫同比,今年2月比去年2月,2010年比2009年2月份上涨2.7%,今年2月份比1月份叫环比上涨1.2%,如果分析1.2%和2.7%有什么特点呢?今年2月比1月环比上涨1.2%,其中2.57%是蔬菜和水果,那就占了一半,占了物价上涨一半,2月份CPI2.7%这么高,74%的原因是吃的东西。
再分析这个比重之后,再来分析2月,无论是同比和环比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第一就是2月有春节,过年在2月,如果讲同比,去年2月没过年,去年过年是1月,一个春节因素,过年多买东西,过年时间涨价正常,肯定价格高。第二,就是气候,低温多雪,冬季是低温多雪,蔬菜、鲜果生产运输都遇到了问题及而这一类商品又是鲜活产品,不能有很多的库存量和库存时间,应当说春节的因素和气温的因素导致了2月份CPI上涨得这么高,我预测3月份能下来,因为3月份没春节了,另外3月份气候也好了,蔬菜水果供给和运输问题都会缓解,也有不正常的因素,也有炒作的因素,比如大蒜,涨了40倍有什么道理,过年也不能涨到40倍,确实要警惕,个别商品要是出了问题,将导致全局性的问题。
第三,通胀预期过高,走到哪里大家都在讲通货膨胀,有人总问我,今年通货膨胀怎么样?当然这是好事,大家都关心经济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地讲要管理好通胀预期,预期很重要。如果说大家都预期今年中国要出现恶性膨胀,肯定预期会导致一部分人的行为,这部分人怎么办呢?就可能抢购,城里人每人到商场里多买一桶油,油价是什么样的状态,一抢购价格就可能被拉起来,拉起来之后,没抢的一看就后悔了,结果再去抢,再抢再涨。所以这种心理预期在短时间内就能造成价格和经济大的波动,所以中国得管理好这种通胀预期。通胀预期高这是今年推动膨胀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四,中国还要进行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呢?环境保护成本太低了,一些重要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也过低,正因为这样,出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财税政策要适应整个生产方式的转变,所以得提高环境保护的成本,不能轻而易举破坏环境、污染环境,代价提高,得走一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新兴工业化过程,肯定得提高重要的资源价格,税费,这种价格改革必然得推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中国得权衡利弊,既要考虑到改革,又得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还有一条,去年是-0.7,基数低,去年基数低的情况下有一个翘尾因素,这是今年导致物价上涨这么多因素,另外一方面,还得看到导致物价上涨因素和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第一条农业稳定,粮食丰收。中国经济,中国的粮食如果查一查建国60年的记录,基本上是五年一个周期,五年当中两年丰产、两年平产,一年欠产,五年一个周期,去年粮食产量达到10616亿斤,粮食连续六年丰收,粮价稳、百价稳,应当讲农业的稳定,粮食的丰收,为国民经济价格的稳定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今年西南地区干旱,会导致粮价大幅度上升,因为不是主产区,百年不遇,但是不是主产区,夏粮主产区,小麦在黄淮流域,秋粮在北方,粮食的丰富、农业的稳定为中国物价稳定和经济稳定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产能过剩。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价格归根结蒂应当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产能过剩也会有力抑制物价上涨,一定得看到导致通胀的风险和抑制通胀的因素是同时存在的。
第三,再往下分析,30年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看通货膨胀看物价上涨,最高的一年是1994年,CPI通货膨胀24.1%,去年是-0.7%,排第二位是1988年,是18%。高的通货膨胀时期,恶性通胀的时期,原因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三件事碰到一起,第一是经济过热,199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61%,去年才30.5%,今年1、2月份26.6%,94年是61%,经济过热。第二是农业,特别是粮食出了问题。第三,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这三件事在中国要是碰上头了,中国的通胀就躲不过去,怎么办呢?今年不能让这三个碰到一起,回过头来理解总理工作报告,讲了这么一段非常重要,中国要处理好三者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就是这三者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及核心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因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两个意义,第一不能让经济往下掉,有的经济学家讲,今年有可能还要出现二次探底,我不赞成,因为不会。但是切实要防范风险,不能让经济往下掉,经济如果往下掉,结构调整就没有精力了,又得回过头来保增长,也不能让经济过热,要是过热的话,通货膨胀就稳不住了,所以这一段话应当是2010年最重要指导性的原则。这是第三,看历史上。
怎么办千方百计保证农业、使粮食丰收?粮食为什么这么多年连续丰收,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假设今年人努力,不变,天帮忙这件事可不一定,这也不归我们领导,去年不太帮忙,西南又是干旱,副总理讲得好,农村政策不会变,支农、惠农,只会越来越好,粮食价格稳定住。
最后一点,看看一切实践,宏观调控实践特别能够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真要出现通货紧缩没有大的招法,但是通胀真的有招,有人总在那儿喊加息,什么时候加息?加息是宏观调控政策当中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要真出了通货膨胀,物价真是往上涨,不用提高利率、准备金利率,这些都太慢,最简单最管用就是打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张行长、李行长明年一分钱不许放款,问什么理由,四个字宏观调控,有没有文件,没文件,反正就是电话,你听不听,不听,明天早上换人,我跟你说外国经济学家他不会懂。当然,关键时刻必要时候我跟你讲,我还是主张,必要了,你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我觉得有些专家把大家的通胀预期忽悠得人心惶惶,我真的不太赞成,还是要科学、客观分析这种状况。这是价格。
还有一个就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从去年到现在,国际收支、贸易顺差在逐步减少,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也是有所改善,所以回过头来看中国经济这四大指标,可以看到,中国确实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在来之不易的基础上,再看2010年大家一定得理解总理讲得这样一段,如果说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极其复杂的一年,今年复杂,复杂在哪里呢?第一,外部需求。现在虽然世界经济是在复苏,但是复苏的过程缓慢曲折,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解决不了,甚至要往中国这儿来推,现在欧洲一个进出问题,而且世界上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在强化、抬头,所以这种状况下,外部需求究竟能够恢复到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谁也不敢说,这是不确定性。
从内部来讲,应当讲自己还有诸多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如果要讲今年中国经济,讲有利的,可以讲出很多,但是不利的也很多。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今年有利和不利的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又是相互交织的,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相影响,今年面对的是诸多的两难选择,所以,大家一定得认识到极其复杂。
在这么一种局面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总理今年在两会上提出今年增长目标是8%,8%出来以后,大家都在讲,去年也是8%,今年还是8%,去年实际已经到了8.7%,今年怎么样也应当弄到9%以上,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个观点,写了一篇东西,此8非彼8%,去年的8%是什么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今年的8%是讲调结构、转方式,总理明确讲8%告诉大家2010年中国经济要好字优先,关键在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而且如果说今年要在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实质性进步前提下实现8%,我觉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增长和效益,面对又是极其复杂的局面怎么办呢?就得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看两个数就能看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一今年财政赤字,今年财政赤字10500亿,打这个赤字建国60年第一次中国财政赤字超过1万亿,什么意义呢?就是说,我们还是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信贷投放7500亿,低于去年,7500亿在30年改革开放当中还是相当高的,而且我们M2,货币投放增速17%,M2计算方面,书本上讲,M2应当等于GDP加CPI,GDP是8%,CPI是3%,M2是17%,17%是2003年到2006年的平均数,这是企业最黄金的时期,所以这两个数据就告诉我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变,必须得保持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个更加注重就是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和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本质上就是给企业更多的空间,让企业成为经济运行当中最重要的角色,第三,更加关注民生。第四,更加注重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最重要的还是下一个更加注重,就是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总理明确讲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怎么来理解这一点?或者怎么样看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呢?把中国经济切几个层面,来看就好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供给层面,也是生产层面,供给层面和生产层面看什么呢?就是看一产、二产、三产,什么问题呢?第三产业比重太低,经过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41.8%,这是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41.8%的比重要做一个国际比较的话,比美国低了接近40个百分点,美国是80%,比全世界平均水平低了20%,世界平均水平是60%,第三产业是什么特点呢?在结构上吸纳劳动力最多,最能够吸纳劳动力的产业,我们国家就业压力世界最大,恰恰是最能够吸纳劳动力就业这样的产品薄弱,而且我们在第三产业不但是比例低,层次也低,餐饮业吃饭喝酒,也有三产,全国从南到北很兴旺发达就是洗脚,我也拥护,满足需求,安排就业,层次低,缺少现代服务业,比如工业的物流,包括金融、信用、保险,包括文化产业,美国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过出口第一是什么呢?有人说波音飞机,不是的,美国出口排第一位是美国大片是电影,是服务业,我们总理明确地讲,我们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务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突破口在哪里?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这是从供给的层面。
从需求的层面来看,需求层面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需求,什么问题呢?长时间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依赖出口拉动经济,这是去年前年的教训给了我们,依赖出口拉动经济,世界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一衰退,工厂就得关门,我们的工人就要失业,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有两点论,一方面要积极投身经济全球化,我们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形成竞争力不会因为一次世界金融维吉尔改变,还是要利用好国际两个市场,投身到国际化,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还得看,这么大的国家,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不断扩大上。还得把根本点放到内需上,什么是内需呢?内需等于投资加消费,这叫内需。
投资拉动中国经济这是很重要的。有人批评中国的投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得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率。比如说战胜市场困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重要,原来你讲铁路,中国原来铁路每万人是0.6公里,美国5公里,公路现在干得这么好,每万人公路长度是27,前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稍稍一快,到11、12马上出来一个问题,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看宏观经济也没有那么多资料和时间,就看铁路。因为我们国家生产多少取决于多少电,有多少电,80%是煤电、火电,取决于有多少煤,有多少煤不是取决于裁决,而是取决于运输,因为煤的主产地和经济发达地方有一个距离,铁路运输车皮52%拉煤,看铁路就能看出整个经济是什么样的状况。基础设施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这次战胜这场困难当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起两个作用,一举两得,一方面保增长扩内需,拉动经济,战胜困难,第二就能为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新、更高、更好的平台。
投资在经济学上有两重性,什么叫两重性呢?投资投入的时候是创造需求的过程,比如说建一个工厂,不断购买,买土地、钢铁、水泥、设备,经济上购买叫需求,有了需求供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什么咱们抓项目呢?因为抓项目就是抓需求,抓住了需求就是抓住了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但是投资两重性是什么意思呢?投资、项目、建工厂总有完成的一天,到了完成那一天,项目就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一旦项目完成工厂盖完了,建设过程是买东西的单位,创造需求的单位就变成了卖东西的单位,变成提供供给的单位,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必然要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力,大量的生产能力形成之后,消费要是上不来的话,产能过剩就躲不过去,我们现在就是这个局面,原因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怎么办呢?一定要让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有更大的拉动力,这是需求,消费总理在报告当中也讲了很多,包括改革和完善分配方式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一次分配当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第三个层面就是要素投入的层面。有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的增长主要是靠大量的物质资源投入,也就是要素投入,干来干去,形成共识了,干不下去了,没有可持续性,造成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怎么办呢?让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支撑力,替代大量的物质资源投入,所以要是从这三个层面来看,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好理解总书记在省部级转变增长方式学习班上也讲了,为什么是刻不容缓的,我们现在面对世界需求重大变化防御世界经济风险给中国经济带来风险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制高点,形成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经济由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人跟我说,能不能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2010年中国经济?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是一个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调整有实质性进步的一年,今年将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有较好较快发展的一年,今年应当是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起更大拉动力的一年,今年也应当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一年。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这样总体的战略完成2010年经济工作的话,我认为2010年仍然会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