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公告,连续2天内,创业板IPO上会的4家公司有3家被否。而此前,今年以来创业板IPO上会的28家公司仅有2家被否。记者注意到,证监会于3月1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创业板审核骤然趋严或许不是空穴来风。
3月30日、31日两天,创业板发审委接连否决了深圳方直科技、杭州正方软件、广东冠昊生物3家公司的IPO申请,仅兰州海默科技过关。据统计,今年以来至3月26日,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了13次发审会,审核了28家公司的IPO申请,仅易讯无限、博晖创新2家公司遭否,通过率约93%。若截至3月31日,通过率则降至84%。
创业板审核骤然趋严或许不是巧合。今年3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重申创业板的功能定位,并强调企业创新能力,要求保荐机构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企业,及其他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强的企业。同时,将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一般性服务业及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抑制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列为审慎推荐领域。
某大型券商保荐人对记者表示,该《指引》进一步强调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性。出台后,证监会对创业板IPO项目的预审明显收紧,不少申报项目要求补充创新能力论证、成长性说明等材料,或者直接“打回”,“IPO审核趋严也在情理之中”。
从3家企业的预披露材料看,其IPO“折戟”或与公司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方直科技2007年-2009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0.4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5.53%,完全达到IPO财务要求,但其主营的中小学同步教育软件并非独有,市场竞争激烈,且存在盗版、网络教学替代等风险。而主营高校教学管理软件的正方科技同样有着不俗的业绩,2008、2009年营业利润增幅分别达126.54%、68.22%,IPO被否恐与其市场单一、竞争激励导致持续成长性乏力有关。
冠昊生物所处的医用植入器械领域属新兴产业,最近3年发展迅速,但其销售额9成以上依靠“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单一产品依赖较明显。更重要的是,本次募投项目中有2个属于新产品研发项目,研发目标能否按期实现、能否如期取得产品注册证存在不确定性,新产品投入市场并实现规模销售更是需要较长周期,盈利前景不明。(记者 吴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