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聚焦人民币升值之争 > 人民币升值分析评论

3月份贸易逆差“搅浑了”人民币问题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0年04月12日08:15

  中国3月份对外贸易出现2004年5月以来的首次月度逆差,这给了近来备受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中国官方一个舒缓升值压力的理由。商务部确实也迅速做出反应,以这一被国内外政界人士以及经济学家普遍称作的“暂时现象”为由,反驳人民币币值重估的必要。

  针对这令人一震的数据的缘由解读,有如下几点: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中国在海外市场的采购,之前贸易顺差就一直在不断下降,3月份进口较上年同期飙升66%,其中大宗商品——原油和铜的进口量接近历史新高、价格飙升,进口额随之“水涨船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0日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贸易逆差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贸易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汇率,而是市场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商务部一直以来扮演着声援出口企业并反对对汇率机制调整的角色。

  不过,数据里有一点值得关注:3月份贸易逆差主要发生在中国大陆与台湾、日本和韩国之间,中国对美国及欧盟的贸易仍表现为顺差。而恰恰是美国及欧盟这些大型贸易伙伴指责中国将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挂钩的做法,使中国出口商获得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并导致中国的国际贸易出现巨额顺差。(编注: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连续五个月降低。)

  现状是3月份贸易逆差看来无法平息国际间对中国外贸政策的批评。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HarryReid)的发言人4月9日表示,参议院可能在5月底之前就促使中国将人民币升值的议案进行投票。

  眼下,国内外经济学家除了认为3月逆差“得益于”2月份农历新年外,还预计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不会根本改变,因此目前出现的逆差只能是昙花一现。

  经济学家们进而普遍预计,中国将对2008年7月以来实施的人民币钉住美元政策进行调整。他们甚至以如下理由来“宽慰”中国的决策者,称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币值上升将有助于中国应对国内日益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并有助于降低国内经济运行对美国的依赖。

  RBCCapitalMarkets分析师BrianJackson说,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将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并不是要平息国际压力,而是因为中国国内形势决定了这样做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

  中国不愿对汇率进行调整的原因大多是政治性的,但美国近来试图在汇率问题上给中国留下空间,避免让外界认为中国是屈从于国际压力而不得已为之的。美国财政部近期宣布推迟发布汇率报告(美国政府将在这一报告中表明中国是否对汇率进行操纵的立场)。此外,在本周中美两国领导人会面之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上周还对中国进行了旋风式的突访。外界猜测这番外交动作,可能预示着中国汇率政策将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官员并没有对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表现出任何警觉,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10日在接受电视采访中表示,这样的逆差是良性的,因为这是在进出口双双呈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他说,尽管贸易顺差将会减少,但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将依然是个顺差国;不过,由于进口力度超越出口,估计顺差规模可能会减少。

  研究员则不无担忧。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撰文提醒,“久违贸易逆差警示人民币汇率逆转风险”。他称,今后月度贸易逆差有可能频繁出现,甚至可能出现连续数月的月度贸易逆差,既然月度贸易逆差暴露了中国国际收支的潜在弱点,那么就必然会对目前外汇市场上占压倒优势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产生相反压力。在10分钟就可以被认为是“长期”的外汇市场上,连续两三个月的贸易逆差足以引起汇率及其预期显著变动。

  梅新育建议企业警惕资本和汇率逆转的风险。(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