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展生物质能源 机遇和挑战并存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04月12日15:11
现阶段,中国的生物质电厂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黑龙江、河南等地,以农作物秸秆发电居多。而拥有广阔土地的林木生物质能源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业内人士眼中,加快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是有效补充中国能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对维护中国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内蒙古自治区沙草产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内蒙古有大约52万平方公里土地存在沙漠化或荒漠化趋向,其中包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和四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据调查,可治理的沙地就有6亿亩。由于可治理沙区面积的广袤,土地集约度高使得这里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的潜在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存在广袤的可治理沙区,不仅面积广,而且集约度高,尤为适宜大面积种植沙生灌木,发展成为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沙生灌木不仅具有定期(3—5年)平茬抚育,愈平愈壮的特殊生物习性,而且具有相当优异的热化学性能(热值高、灰熔点高、挥发份高、有害元素含量低),是很好的可再生生物质燃料;通过沙区人民几十年艰苦努力和近年来国家"双退"政策的不断落实,已经形成相当蓄积量的沙生灌木且亟待平茬抚育。否则,业已取得的宝贵生态建设成果将会逐步丧失殆尽。内蒙古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沙实践经验和队伍,而且具有良好的电力事业发展条件,这些都为我们在可治理沙区规模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总经理李京陆对内蒙古沙区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后发现,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的鑫宸林木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称鑫宸电厂),2006年就被树为国家标杆项目,与依靠农作物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企业不同,在内蒙古,鑫宸电厂与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均依靠林木质为燃料,两电厂都不存在燃料供应矛盾。
“我们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农牧民自发地通过平茬灌木、乔木修枝打杈、聚集乔木采伐剩物等方式,采集林木质燃料并高价出售给电厂,实践证明农牧民为电厂采集林木质燃料,不但可变废为宝,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每年可提供电厂的林木质燃料资源总量为34万吨,完全可以满足电厂每年17.2万吨的燃料需求。”奈曼旗鑫宸电厂总经理马士臣告诉记者。
仅凭这一点,就完全规避了因燃料紧缺导致生物质电厂难以为继的风险,在充足的原料面前,林木质发电厂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演绎着低碳经济。
据了解,两家电厂进驻后,所产生的效益远不止节能与减排,更大的实惠则是对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普惠和沙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们这个地区土地沙化较为严重,但很适合沙生灌木生长,以前这些灌木利用率极低,农牧民只能利用其一小部分作为燃料,大量灌木林由于没有及时得到平茬复壮而枯死。奈曼旗林木质发电厂进驻后,可以充分利用灌木能源林和乔木修枝打杈形成的枝桠材,使得这些过去只能作为薪材的灌木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营灌木林成为了农牧民新的经济增长点,每亩灌木能收入三四百元。”奈曼旗林业局局长张春民说。
灌木也能卖钱了,农牧民将这一喜讯相互转告。2009年春季旗乡两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灌木能源林建设的重要意义,极大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灌木造林的积极性。承包治理宜林荒沙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昔日荒凉的沙地如今变成了能源林基地建设的主战场,广大农牧民群众采取多种途径增加灌木产量。一方面将原有灌木林补植补种,增加灌木密度,提高其生物量。另一方面,在宜林荒沙上大量栽种灌木,建设能源林基地。“在能源林产业项目拉动下,全旗荒沙造林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旗在荒沙上营造黄柳、沙柳、柠条等灌木30万亩,茫茫沙海呈现片片绿洲,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张春民说。
“真希望电厂能够早日建成发电,那样我们就可以一边种地,一边修剪树枝卖钱,一年下来,我们的人均收入会翻一番还多……”奈曼旗新镇双合兴村村民武树新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农业收入不好,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家务农,现在有了电厂,在家一年挣的钱要比在外打工挣得还要多。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通过沙生植物的种植、收储、粉碎和运输等环节,已为当地农牧民创造了5000个就地就业机会。内蒙古乌审旗副旗长陈德华说,附近的全国劳动模范殷玉珍一家十几年治沙几万亩,而生物质热电厂一年就治沙15万亩,使群众治沙信心大增。企业建立的“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的利益链也受到农牧民的拥护和支持。
尽管林木质发电在内蒙古暂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这种表面现象的双赢却难以抚平电厂自身的发展阴影。
奈曼旗鑫宸电厂总经理马士臣和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总经理李京陆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向记者透露,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发生着微妙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电厂和受益百姓都不愿意看到的。
据记者调查,目前,依靠农作物秸秆等发电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由于燃料保障瓶颈的局限,以及在布局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原料供应不足无法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因为燃料成本上涨将发电企业逼上亏损的境地,电厂只好眼睁睁等待“饥饿”的到来,拿“一场无米之炊的盛宴”自嘲。
一项被看好的朝阳产业,为何历经数年的发展,依旧是深陷“无米之炊”的旋涡中难以自拔?而生物质发电企业面临的挑战还远不止这些。(记者赵杰王文明)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