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把强劲复苏当作转型基石

来源:中证网 作者:社评
2010年04月15日11:16

  2010年宏观经济“一季报”今日面世。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已经顺利走出低谷并驶入快车道,但是否会持续过热、如何管理通胀预期等一系列问题短期内仍难以解决。中国证券报认为,上一个十年发展模式遗留的“难题”如何化解是一个挑战,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开始萌芽则带来了

机会。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拥有新希望

  根据领先数据推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落在11%—12%区间毫无悬念。仅从数据看,历史上超过11%确实标志着经济进入过热区间,但鉴于2009年一季度的低基数效应,还不能就此判断经济出现整体性、趋势性过热。

  真正令人感到担忧的是结构性问题,最为迫切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飙升;稍远一点的是大宗商品涨价,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接下来是下半年部分食品价格可能触底反弹。这些担忧并非彼此割裂,而是因果相联,其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其变化组合也会多变。

  深层次剖析,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增长驱动力转型。投资是很好的“止血剂”,在危机时刻以此启动经济快捷有效。2009年GDP同比增长8.7%,其中8个百分点由资本形成总额贡献,投资推动特征明显。可以预计,2010年一季度乃至全年,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是对过去十年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而危机强化了这种模式。目前经济的结构性过热,恰恰与这种模式紧密相关。投资在当期形成巨大社会总需求,而在远期产生总供给,容易导致供给过剩;在经济总量足够庞大的时候,容易加剧海外大宗商品进口依赖,引发输入型通胀风险。

  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大搞投资,那么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十年,必定是结构调整的新十年。我们乐见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马车”;但也深知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中期内更可能出现的情景是投资和外贸本身的优化和升级。

  首先是投资的区域均衡化。控制投资总量不是“一刀切”,而是要在东部和中西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有所取舍。过去十年东部、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未来十年要真正落实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同时也要吸取教训,不可走过度污染的老路。

  其次是投资的产业均衡化。过去十年投资向钢铁、水泥、氧化铝等重工业品倾斜,顺应并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未来十年应向新产业、新技术倾斜,这其中既包括开辟全新领域的生产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应重视服务于传统产业、设施改造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

  理顺投资既有利于降低对外依存度,也有利于削弱“中国需求增加——大宗商品涨价”的逻辑链条。未来十年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十年。贸易结构调整有两层含义:要想维持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就必须继续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在投资结构调整配合下,加大对高新技术和机电等资本品的进口,而不是原材料等初级产品。

  2010年是中国经济极为复杂的一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也必然是极为复杂的。我们相信,过去十年发展模式的痕迹一定还很深刻。但我们也坚信,以上列举的未来十年发展特征已初见端倪。

  时下,学界的注意力集中在利率和汇率等货币政策调整上。中国证券报认为,退出刺激政策的外延绝不应仅限于此,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都是广义退出的一部分。任何转型都必须在增长中完成,与其纠结于过热和退出,不如把经济强劲复苏当作转型的基石,把广义上的退出当作扬弃旧模式的起点。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