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涉农贷款“非故意虚增” 央行或将收窄统计口径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4月16日00:12
  4月15日,知情人士透露,央行日前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相关研讨会,将对2007年9月起实施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简称《制度》)在细化统计口径、规范执行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

  该制度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实施 两年半以来,综合反映了金融业服务“三农”情况,有关涉农贷款货币、财税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了统计数据的参考和支持。不过,在该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存在一些偏差和技术困难,可能导致涉农贷款规模和质量虚增,亟待解决。

  这引起央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近日已展开调查研讨,商议完善之策。

  央行调研涉农贷款统计

  4月初,人民银行召集各地分支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人士,召开了为期两天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研讨会。

  据一位与会人士透露,研讨会由央行调查统计司组织牵头,在会上发言的除央行调统司司长张涛、部分分支行调统处负责人外,还包括银监会、财政部、农业部有关人士,以及工行、农行、交行、农发行、部分农信社等银行机构。

  会上,各机构人士总体对《制度》的执行较为满意,但也存在一些偏差和技术困难,可能导致涉农贷款规模和质量虚增。比如统计口径的分类和明确难以界定,涉农贷款业务的具体识别理解存在差异,数据报送的效率较低,数据质量监督跟踪比较困难等。

  上述人士表示,央行接下来可能汇总大家反映的问题、建议,对《制度》进一步修订,重点是明确相关口径的界定,提高数据的准确信,加强数据审核监督工作,以真实反映当前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情况,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不过新文件的出台不会那么快,现在主要是信息汇总,很多问题还需要各部门进一步沟通。”该人士补充道。

  宽口径导致涉农贷款“虚增”

  现行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2007年7月由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 人民银行及银行业各级机构须按季向央行总行报送涉农贷款专项数据。

  “涉农贷款现在感觉总量很大,只要是县级以下贷款,无论发放给谁,都属于涉农贷款,其实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都是,这就是统计口径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这是因为《制度》采用全口径涉农贷款统计概念,宽于单一的“三农”贷款统计范围。今年2月份,央行发布2009年涉农贷款专项统计结果,数据显示,全年涉农贷款新增2.3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2.4%;2009年末,涉农贷款余额9.1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余额的21.5%,余额比上年末高11.5个百分点。

  此外,《制度》还将注册地作为涉农贷款划分的主要依据,也容易导致涉农贷款统计规模虚增。即“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均归结为“涉农贷款”。 一位人民银行分行人士告诉记者,这种统计范畴欠妥,现在不少非农产业向农村延伸,一些非农企业在农村注册申请的贷款也纳入了涉农贷款统计中,因而放大了真实的数字。

  他建议,应改变这种“注册地”的认定标准,以相应贷款支持承贷主体涉农活动的“结果”为依据,来核查确认贷款是否为“涉农贷款”。

  “不过对现行统计口径的细分也需考虑数据的易获性,如果划分过细,则涉农贷款每一笔业务都会导致工作量巨大,基层网点缺乏也会让数据的统计检查更为复杂。” 郭田勇表示。

  防范道德风险

  《制度》是当前涉农贷款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数据信息同时作为财政、税务等部门制定涉农贷款补贴和贴息政策的重要参照,所以数据的真实有效非常关键。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上述参会人士表示。负责录入相关数据的金融机构一线信贷人员有的对《制度》理解不准确,不能严格按照贷款的投向和实际用途进行分类和归属,而是按承贷主体所处行业进行归类,导致涉农贷款登记信息和统计数据出现一定范围失真现象。

  上述分行人士还指出,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多,在优惠和补贴等利益机制驱动下,也需要防范一些金融机构、涉农企业、农户出现人为因素,影响涉农贷款信息收集的真实性,避免发生道德风险。

  央行统计调查司司长张涛此前表示,将继续与有关方面一起,积极探讨和研究,监督、跟踪统计效果,同时加快统计标准化建设,对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不断予以完善,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另一人民银行某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现行《制度》制定的难点之处还表现在,如何提高分支机构的报送效率以及加强数据检查的力度。

  “很多地方都是手工填报,信贷信息系统落后,数据准确性、真实性难以核实。目前人民银行对涉农贷款数据的检查方法大多是复查原始记录,看与其描述是否准确,此外就是不定期抽查贷款偏离度等,力度不够。”他表示。但全面检查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很大,也不现实。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