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近期报道了欣网视讯(600403,收盘价21.79元)以6.47倍市盈率将高成长的通信类资产出售给大股东富欣投资,又以10.3倍市盈率从义煤集团装入低质煤炭资产的事件。
对于欣网视讯这一奇怪的“低卖高买”行为,外界颇为不解,这样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低卖高买的背后,实际上是富欣投资和义煤集团各取所需:富欣投资通过出售壳资源成为二股东,为今后减持退出铺平道路;而义煤集团通过借壳上市,避免了被整合的命运。但是在新老大股东获利的同时,中小股东沦为了最终的受害者,因为交易后欣网视讯不仅失去原有的高成长性,还将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谜团
蹊跷的“低卖高买”
4月12日,欣网视讯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重大资产重组的预案。截至目前,该预案只需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执行。
资产重组预案显示,欣网视讯将以1.42亿元的价格,即相当于公司2009年业绩的6.47倍市盈率出售全部资产和负债,受让方正是欣网视讯现任大股东富欣投资。要知道,这一块近三年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60%,资产负债率只有20%左右的优质资产,最终出售给大股东的评估价格只比账面净值增值了104.52%。
与此同时,欣网视讯以账面净值增值率高达323.38%的价格从义煤集团购入质地并不算好的煤炭资产。该资产不仅采矿权评估价格高出同行90%,对应市盈率达10.3倍,而且这部分资产的吨煤盈利还不到50元,低于上市煤炭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除此之外,义煤集团在将集团盈利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后,还留下了不少亏损资产,这种资产剥离上市的做法也为欣网视讯今后的发展埋下了“地雷”。
欣网视讯在主营蒸蒸日上之时,为何选择将高成长资产低价出售给大股东,又装进成长性并不被看好的河南煤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持续调查后发现,富欣投资的高超“财技”和义煤集团急切上市的心态,或是出现此次重组的重要原因。
巧妙退出
富欣投资10年获利超50倍
富欣投资用1.42亿元低价回购欣网视讯的通信资产后,虽然退居公司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但仍持有2413.95万股,最新市值5.26亿元。
“事实上,这部分股份已经解禁,身为二股东后,富欣投资可以随时减持套现,不像第一大股东有减持的限制。”一位市场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富欣投资通过回购资产,出售欣网视讯的壳资源,即使考虑到1.42亿元的回购成本,富欣投资仍将轻松赚取近4亿元的利润,外加一块优质通信类资产,这还没有包括欣网视讯上市多年的分红。如果不这么做,富欣投资可能永远是欣网视讯的第一大股东,永远持有2000多万股股权,却无法变现。”
据了解,富欣投资2000年获得欣网视讯股权时,前后付出仅1016万元,照此计算,未来若将股权变现后,富欣投资10年将获得超过50倍的巨额收益,同时还以较低的价格将欣网视讯的原来资产全部纳入旗下,没有半点损失,富欣投资的“高超财技”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富欣投资本身就是一家创投企业,还曾持有过哈空调(600202,收盘价19.57元),宝光股份(600379,收盘价18.40元)等公司的股票。
上海某券商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富欣投资花10年时间运作资产上市再回购,空手赚取几亿元现金。待富欣投资回购这部分资产完成后,完全可以整合进其他资产,然后再度运作上市,故伎重施。
对此,记者试图采访富欣投资相关人士,但得知记者意图后,该人士立即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挂掉了电话。
回避整合
义煤集团借壳上市
在欣网视讯高成长时期选择退出,如果仅是富欣投资的单方面意愿,或许还很难成行,而急切期盼上市的义煤集团加入,就让欣网视讯此次“换血”重组一拍即合。“我也不知道义煤集团怎么会想到去借壳南京的上市公司。据我了解,义煤集团急切希望上市,以免被整合。”河南煤炭行业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正值河南省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的关键时期,在可能整合的几大集团中,义煤集团并不占任何优势,因此如果不愿意被其他煤企整合兼并,那就只有选择上市。
南京一位券商人士称,原本最简单的方式是将义煤集团与郑州煤电(600121,收盘价11.36元)大股东郑煤集团进行整合,两家年产能都在2000多万吨的大型煤企,合并后就能升级成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企。不过,究竟是郑煤集团整合义煤集团,还是义煤集团整合郑煤集团,目前还没有定论。
上述知情人士还称,义煤集团和郑煤集团实力差不多,但郑煤集团旗下有郑州煤电这个上市公司平台,有一定相对优势,所以并不想成为被整合对象的义煤集团只有借壳这一条路了。
此时正好遇到想卖壳退出的富欣投资,于是此后义煤集团就将账面值为19.42亿元的资产,通过评估增值323.38%,注入到上市公司,顺利完成了借壳上市。“有了上市公司这个融资平台,义煤集团向外扩张也更加容易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通过此次交易,富欣投资与义煤集团可谓是各取所需,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但在交易背后,欣网视讯的中小股东则沦为了最终的受害者,因为公司不仅失去了以往的高成长性,而且随着煤炭资产的注入,还将背负数十亿元的债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