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3日电 香港《文汇报》23日刊出何亮亮文章《金砖四国—
新世界格局的开端》。文章说,“金砖四国”都不属于西方阵营,也不与西方为敌,但四国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及联合起来的重要性。如果以传统的西方观念看金砖四国,是无法看清的,只有跳出西方局限,
把四国的出现放在21世纪世界新格局宏观框架内才能高瞻远瞩。
文章摘编如下:
从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国家主导了世界格局数百年;如今这一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其标志就是金砖四国的出现。最近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使国际社会再次关注这个前所未有的组合及其对世界格局的意义与影响。
从理论概念到现实 “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美国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的报告中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高盛的这份经济报告,将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受到更多的关注,由此BRICs(译称“金砖四国”)的称谓便风靡世界。
然而,经济学家创造的“金砖四国”只是一个新的词汇。2009年6月,这相关四国的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举行峰会,才标志金砖四国真正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组合。
西方衰落与金砖四国崛起 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导致了西方金融体系的衰败(这一进程仍在持续,高盛事件就是最新的例证),导致了整个西方阵营的衰败;西方开始失去其延续几个世纪的领导地位,首先是在政治方面、其次是在经济方面的领导地位。七国集团已经无法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世界格局出现了战国局面,亦即群雄并起,金砖四国正是群雄中的佼佼者。
一方面,正是高盛为代表的西方学界首先提出了金砖四国的概念;另一方面,大部分西方论者对金砖四国的性质颇多微词。
确实,如果以西方中心来看待金砖四国,当然会觉得金砖四国是“乌合之众”,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在西方人看来,由共同的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构成的文明体系,维系了整个西方阵营,西方的优越感也因此而来。
问题是,西方文明发展的顶峰已经成为过去,其它文明的复兴或兴起是必然的,势不可挡的,这就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的文明,这种文明是跨越洲际和宗教、文化的,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都不同。
必须摆脱西方局限 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就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二,这两大文明古国成为现代化国家,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壮丽景象。金砖四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金融海啸之后,金砖四国所受的影响比较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整个世界经济由于金砖四国而获得了西方无法提供的动力。
最主要的是,金砖四国都不属于西方阵营,也不与西方为敌,但四国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及联合起来的重要性。如果以传统的西方观念来看金砖四国,是无法看清的,只有跳出西方的局限,把金砖四国的出现放在21世纪的世界新格局这一宏观框架内,才能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