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应该渐进升值
来源:
第一财经网站
2010年04月27日09:07
前一阵子,美中关系非常紧张,到4月初最严重的时候,差点爆发一场全面贸易战。目前,形势已有所缓和。最终,中国将让人民币重拾缓慢、稳步升值的脚步。我们现在可以预计,人民币将再度开始对美元渐进升值,就像2005到2007年时那样。
一部分观察家,尤其是那些最担心贸易战的人,应该可以放心了。但其他一些认为人民币低估是造成美国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的人,渐进升值会令他们失望。他们更希望见到人民币一下子升值20%,从而明显地遏制美国的失业上升势头。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中国调整汇率政策是避重就轻。在他们看来,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和相应的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才是问题的关键。他们说经常账户平衡是国民储蓄——投资率的反映。中国账上之所以有对外盈余,是因为其国民总储蓄超出其国民总投资。美国账上之所以是对外赤字,是因为其国民总储蓄不足——以前这得怪居民的过度开支,现在则是政府大手大脚的错。
他们从而得出结论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的调整没有理由对中国的储蓄与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更别提对美国的储蓄与投资有什么影响了。因此,看不出这个调整能对双方经常账户的平衡起到什么显著作用。换言之,对美国的失业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因为后者也是储蓄和投资行为的一种反映。
事实上,上述两种批评都错了。不论是之前暂缓调整汇率,还是选择渐进调整而非激进调整,中国都是对的。中国经济的增长率接近潜在增长率:多方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0%;第一季度的初步统计是11.9%,表明中国经济的扩张速度已达到安全增长水平的上限,再快就不安全了。
中国成功地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避免了大幅度的经济减速,靠的是扩大公共支出。但因此,它现在已没有扩大公共开支或投资的余地了。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分红机制的建立等,固然有助于鼓励中国居民增加消费。但是这些改革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消费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
所以,中国的决策者需要审时度势,观察美国的经济复苏是否能持续。如果是,中国的出口增长将会加快。如果中国的出口增长加快,就可以让人民币升值了。
如果出口增速上去了还不调整汇率的话,将会使中国经济面临过热风险。调整则会促使中国消费者增加进口商品消费,减少国产商品消费。过热将由此得以避免,中国经济仍能以10%的年增长率大步向前。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确是可持续的。当然,这一点永远不能打包票。但最新的轻型车辆销售数据、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劳动统计署发布的失业报告都指向这一方向。
复苏中的美国会增加其在中国出口产品上的支出,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也应当是渐进的。如果中国像某些外国专家建议的那样,贸然让人民币一下子升值20%,美国对其出口产品的购买将会骤跌,从而打击中国的经济增长。
此外,如果要避免全球收支不平衡突然崩盘,双边汇率的调整只能是渐进的。在经历了危机中的暴跌之后,美国的投资水平有所恢复,这将驱动美国经济增长。但是目前也出现了投资增长快于储蓄增长的势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2006年占GDP的6%下降到去年的2.5%——有再次扩大的危险。
人民币升值将促使中国人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包括美国商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的势头。美国企业营收增加将带动企业储蓄增加。这一方面有助于美国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制全球收支不平衡,防止它再度威胁金融稳定。
中国官员见多了廉价兜售的忠告。他们明智地置之不理。在管理汇率方面,他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