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晨报报道:专家认为,考虑到通胀因素和国际油价在80美元以上运行,整体调价幅度将降低。
由于利好经济数据和原油泄漏事故等因素抵消了美元走强的影响,国际油价本月3日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收于每桶86.19美元。而且,截至本月3日,以上一轮调价基准价(4
月12日)计算而来的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已达5.67%,不到半个月就开启了调价的“窗口期”。如果价格继续高位运行,那么本月中旬将会满足调价的时间条件。在这种背景下,“本月中旬成品油价格可能上调”的消息开始在市场流传。最快中旬见分晓
最近一次调价发生在4月14日,而时隔不到半个月的4月27日,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就已超过4%,调价条件再度成熟。“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市场传言随之而起。
“22个工作日的时间条件还没有具备,所以最快也要到中旬。”中国加油站网首席分析师黄顺敬表示,条件满足之后,发改委可能会进行调价,不过,考虑到通胀因素,并且目前油价在80美元以上运行,整体调价幅度将会降低。他表示:“油价在80至130美元区间运行时,油价调整将剔除掉炼油厂的利润,因此估计调整会在200元/吨左右。”
由于距离22个工作日的时间窗口仍有一周多的时间,国际油价仍有较大的变动空间,一些分析认为,即使到5月中旬调价条件全部满足,由于市场对价格比较敏感,发改委短期内再度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的可能性仍比较小。当然,变数正在增大。
石油商“逼宫”涨价?
昨日有消息称,在上月29日的电话业绩说明会上,中石化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中石化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沟通,以促使成品油价格适当调整。”在此之前的中石油业绩报告会上,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如果征求企业意见,我们期望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价周期能再短些,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
一些分析认为,大石油商的表态不仅是“逼宫”提价的信号,还是对目前“22天、4%”的调价机制的消极抵触。“如果届时油价调涨不够及时,石油巨头很有可能以‘逼宫’来保证炼油产业的利润。”黄顺敬表示。
据了解,虽然发改委规定了成品油最高零售价,但是没有规定最高批发价,因此,油企很轻易地就能制造“批零倒挂”的局面,只需让批发价超过零售价甚至不批发油品给油站,从而造成“加油站没油卖”的景象,由此迫使涨价尽快出炉。
加油站和消费者都惶恐
目前,一些地方民营加油站已经出现囤油的传言。同时,消费者的质疑情绪也在反弹。昨天,对石油巨头的“内外差别对待”成了网络舆论焦点。其原因是,卓创资讯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内汽油和柴油的出口价分别约为5012元/吨和4644元/吨,比国内的批发和零售价格都低很多。对此,昨日中石油和中石化方面均表示,尚没有可以证实此事的说法。
黄顺敬表示,市场上尚未看到大规模囤油的现象。“目前成品油销售市场比较乱。”他表示,成品油零售状况并不乐观,虽然提价的声音高涨,但部分加油站还在推优惠促销,市场并不统一。
“如果看准本月中旬会涨价,加油站囤油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风险很大。”黄顺敬认为,未来国际油价是否会下跌尚不清楚,而即使时间条件满足了,发改委“是否调价”和“会上调多少”都存在疑问。(周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