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通胀预期被强化
提出要做好防止房产价格大涨等五方面工作来应对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正在逐步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
报告称,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有利因
素有: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上各地发展热情高,增长的空间依然较大。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外需还在恢复之中,国内工业产能较为充裕,有利于稳定价格。但在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经济总体复苏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呈上升态势,伴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我国价格上行的压力也在增加。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欧洲主权债问题凸显,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朗,同时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逐步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报告中说,我国正处于改革转轨阶段,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因素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复杂也有所不同,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从国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和引导工作,增强社会公众对稳定价格的信心。明确宣示保持价格稳定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政府通过采取必要措施能够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具体可能影响价格的因素,要向公众解释说明。
二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操作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
三是针对我国食品消费比重较高,食品价格对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较大的实际,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
四是针对我国资产市场相对不成熟以及居民对金融资产需求逐渐增加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将金融杠杆率保持在一个合理审慎水平,防止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而强化一般消费价格上涨的预期。
五是针对我国投资率较高、资源消耗比重大、上游价格易受国际初级产品变化冲击的特点,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同时建立健全对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采取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等措施,缓解改革对困难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