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马红漫:蔬菜涨价绝不是加息的理由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马红漫
2010年05月11日08:47

  近日各地居民都在感慨,如今“菜价比肉贵”。然而统计显示,刚刚过去的周末国内很多地区的蔬菜价格出现明显回落。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物价上涨是否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呢?

  事实上,蔬菜价格的上涨已经开始强化市场的加息预期。但在笔者看

来,这样的政策逻辑存在明显错误。农产品的构成绝非铁板一块,如果说前期大蒜、辣椒,乃至更早的普洱茶价格上涨的确存在投机炒作,那么以绿叶菜为主的蔬菜却绝不会成为被炒作对象。道理很简单,绿叶蔬菜无法长期保存。此外,在天气适合的情况下,绿叶蔬菜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大量补充上市。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囤积绿叶蔬菜的市场风险极大,所谓的投机行为绝非推升蔬菜价格的根本原因。

  天气因素才是近期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一是北方重要蔬菜产地在进入春季后,突遇倒春寒等恶劣气候,造成蔬菜产量大幅下降;二是西南地区大旱与暴雨等恶劣天气交织,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南方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三是本地蔬菜供给不足导致全国对海南的蔬菜需求集中增长,长途运输加大了商家成本。

  之所以把蔬菜价格上涨的细节梳理清楚,并非是要为蔬菜市场平衡出谋划策,而是要提醒调控政策切莫乱出招。基于绿叶蔬菜生产的特殊属性,调控政策的作为空间非常有限。真对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而言,调控部门为了应对形式上的物价上涨,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其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实上,由于食品价格在CPI指数中所占比例极高,蔬菜价格的波动必然推高CPI涨幅预期。目前市场预判5月份CPI的同比涨幅将会超过5%,对比于年度CPI涨幅3%的调控政策目标,加息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

  其实,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运行而言,过度的货币政策收紧已经成为极大的风险。简单依照CPI涨幅数据来决定是否加息,其逻辑虽然直白但却缺乏理性,只会让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再次遭受压力。笔者一直主张,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升的所谓通货膨胀,需要审慎采取加息策略。因为货币政策收紧既无法增加农产品供给,也无法减少农产品的需求,却只会加大农业生产的资金成本,减少相关的产业投资规模。典型的案例在2007年,受猪蓝耳病疫情影响导致国内猪肉价格飙升,继而推高了CPI的同比涨幅,央行为此而不断地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然而,真正让猪肉价格回归的功臣却绝非货币政策,而是农业财政补贴资金到位,以及“从仔猪到出栏”的半年自然时间长度。不断加息的结果只是提高了社会资金使用成本,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不断下滑。至2008年6月央行最后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在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强力收紧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一度陷入到极度危险的边缘。

  前车之鉴理应认真汲取。目前市场主流观点认为未来的企业效率将会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明显下降,这也是近期所谓“中国经济崩溃论”甚嚣尘上的最主要原因,股票市场也因此而应声暴跌。这些迹象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态势远未稳固,积极调控政策过快退出极有可能让政策绩效受损。正因此,调控当局需要综合权衡宏观经济运行的复杂因素,彻底抛弃唯CPI指数涨跌定政策的简单思维,对于农产品所推升的物价上涨进行客观分析,切实缓解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将因此而收紧的预期。要从维护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目标出发,尽快消除市场对于“经济二次探底”与“调控政策收紧”的双重悲观判断。否则,宏观经济运行“硬着陆”风险将难以避免。(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