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 管理好通胀预期

来源:金融时报
2010年05月19日10:38
  管好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是管好通胀预期的重要内容。随着包括价格监控预警与应急商品供应保障等在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望被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这将有助于CPI预期调控目标的实现。

  平时很少自己买菜做饭的小王最近发现,过 去单位食堂午饭套餐里面常见的土豆、紫甘蓝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萝卜、大白菜。直到有一天在菜市场中看到,土豆的标价是每斤4元,大蒜居然到了每斤6元,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菜价这么贵!跟朋友聊起此事,他很自然地认为:通胀要来了。

  应当说,小王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因素很多,但由于在我国食品消费比重较高,从而使得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粮食、蔬菜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波动很容易左右人们对未来通胀预期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央行此前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谈到通胀预期管理问题时特别指出:“要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

  今年入春以来,各地蔬菜、鲜果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上涨。根据发改委对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油菜、黄瓜价格分别上涨了39%和17.8%。而绿豆、大蒜、辣椒以及三七等中药材在气候灾害与市场炒作的双重作用下,价格更是大幅飙升,“一斤绿豆价比二斤猪肉贵”不足为奇。

  食品价格的上涨,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也关系到政府年初设定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之前发布的数据,4月份CPI同比上升2.8%,虽然并没有超出此前预期,其变动仍处于温和上涨范围。但分析涨价的原因,除翘尾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在2.8%的涨幅构成中,翘尾影响占1.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而在这1.3个百分点中,粮食、鲜菜、鲜果涨价合计影响1.1个百分点,占新涨价因素的84.6%。另据商务部监测,4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蔬菜价格小幅上扬,纳入监测的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了32.9%。

  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粮价的持续小幅上涨是政府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菜果等价格的上涨主要受灾害性天气等短期因素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一是气候影响到几个主产区的农产品生产、运输,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二是基础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扬。”据了解,受“倒春寒”天气影响,一些大蒜主产区减产且上市期推迟,推高了大蒜价格,同时,西南地区干旱,导致土豆价格比2月底上涨27.8%。另外,南方暴雨灾害天气对采摘和流通也造成一定影响。而对于后一个因素,姚坚分析说,国内农资价格出现上涨趋势,柴油价格上升,增加了流通成本。此外,蔬菜出口形势回升、流通环节的人工费用等因素也推动价格上涨。

  对于气候原因造成的蔬菜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有关人士并不十分担忧。姚坚对此解释说,随着天气的好转、市场供应的进一步稳定和露天种植蔬菜逐步上市,蔬菜供给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也会逐步趋于稳定,大部分省市的农产品价格相对于现在都会有所下降。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进入三季度,由于翘尾因素的逐渐消失,CPI同比涨幅会逐渐回落,因此,实现全年CPI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是有基础的。

  尽管从目前情况看,未来食用农产品价格不至于对通胀构成太大压力,但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重大灾害引发的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仍然普遍存在,加上前期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管理好通胀预期”这一重点工作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对于恶意炒作、囤积居奇造成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更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过,有关分析认为,尽管从国际范围看,一直存在大宗资本介入大宗商品、大宗农产品的现象,但尚难以形成主流。当前有关部门应当做的是加强价格监测和信息披露,保持市场供应。据了解,针对前一段个别农产品价格暴涨的现象,发改委日前已经派出多个调查组,深入主产区和主销区了解相关商品生产、供应、流通以及价格变动情况。下一步还将指导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大蒜、绿豆、辣椒等出现异常波动的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抑制个别品种价格的不合理上涨,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对于支撑农产品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流通成本,姚坚说,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国的流通环节成本在农产品方面体现得比较高,是国外的2至3倍”。目前,各地正积极运用财政补贴、价格调节基金等方式,支持建设大型生产基地,补贴生产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建立冷链运输和“绿色通道”以及完善“农超对接”等,也有助于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

  事实上,有关部门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记者最近在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很多蔬菜、水果的价格要低于菜市场甚至一些批发市场,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日前,记者在欧尚看到,这里非常新鲜的菠菜只要0.59元/斤,而同样的菜在早市上要7、8毛一斤,难怪一上货架就被特意赶来买便宜菜的大妈大嫂们抢购一空。据记者了解,很多有实力的大型超市已经通过“农超对接”从产地直接进货,不仅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形成农民、消费者和商家三方共赢的局面,而且这一举措在近期蔬菜市场价格普遍上涨时还起到了稳定供应、平抑价格的积极作用,对于缓解人们的通胀预期也有很正面的心理影响。

  管好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是管好通胀预期的重要内容。随着包括价格监控预警与应急商品供应保障等在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望被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这将有助于CPI预期调控目标的实现。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何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