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富士康事件的积极意义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6月02日14:06
  我们不能等到新生代们都“未老先衰”以后再来反省、约束、关闭基于人力资源的“两高一资”企业,自然资源被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不应该在人的身上重演!

  富士康员工的“十一跳”、“十二跳”,把当地政府和企业老板都“跳”蒙了。一直坚持不认为企业管理有问题的郭台铭也困惑、也无奈了:“就是把我从楼上扔下去,我也没办法保证不会再有类似悲剧的发生。”“除了道歉,我又能答应什么呢?”其实道歉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真正的、积极的意义在于富士康员工的“十一跳”、“十二跳”,把全社会都“跳”醒了!

  一、“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富士康所代表的OEM模式的“两头在外”决定了作为加工厂的富士康们只能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在员工数量相比2008年增加了9.7%,员工成本总额支出同比减少28%,人均成本更是同比减少了34%的情况下,富士康国际2009年收入同比下滑22%,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滑68%。说明在已经进入温饱的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形态在本质上已经不支持富士康们的这种“拼命”型生产方式了,结构性矛盾开始在工厂内外酝酿和爆发,OEM迟早要被淘汰出国境。目前沿海制造企业在国内沿着东、中、西的路线进行的梯度转移,也只是延缓一下OEM被淘汰出局的时间而已。

  随着“十连跳”的发生,诸如苹果这样的富士康的头号采购商都不得不出来发表声明,表好关切,准备调查。这意味着站在西方跨国公司巨头们的伦理准则和商业利益上,很快也很可能出现减少、撤销、转移订单到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应变趋势。

  以OEM模式为主的“世界工厂”定位已经完成了助推我国改革开放实现温饱的历史使命,现在到了该改型换代的时候了。我们应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反思“两头在外”的OEM经济模式的利弊和演变趋势,及时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去年底,重庆黄奇帆市长推出的“一头在外”的产业链制造模式也许就是一个转型的新路径。

  二、老一代企业家面临“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残酷选择

  客观地讲,富士康的工资、待遇、福利、劳保都是很不错的,人们也是争先恐后抢着进入富士康的,为什么进去了还要走极端呢?这令以加工贸易起家的郭台铭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一度还请僧人来做法事驱鬼邪求平安。郭台铭开始认为责任在员工个人后来又认为在于社会,就是从自己身上找不到原因。

  面对不争的现实,如此的自相矛盾,说明老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的思想思维已经到了与新生代员工乃至其接班人,即“穷二代”和“富二代”们,无法沟通的地步。因此,“十二跳”悲剧的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家们理解不了在改革开放和信息社会当中长大成人的80和90后员工们。

  这些新生代是如此的“脆弱”,同时又是如此的“勇敢”,矛盾地摇摆在二个极端之间。企业家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企业前期事业成功的经验都不再适用于他们。一向被认为等同于执行力的准军事化管理的现实环境,与伴随他们学习成长的虚拟世界中的无限自由和无限机会相比,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索然无味,令工作不再有乐趣和成就,令员工变成机器,乃至比机器还要“机器”。

  所以,只要郭台铭们的内心没有彻底的变革,没有真正视那些小青年员工为企业主人,从制造产品进步转向制造人才,“一个月都没睡好觉”的郭台铭可能再也无法酣睡。他需要的不是“等忙完这阵,高管也将进行心理辅导,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而是残酷的思想变革! 三、以GDP论政绩的政府思维也该过时了

  深圳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广州的本田“罢工”事件,日益频繁的恶性报复社会事件,从不同角度警示我们,改革开放前30年中发展就是硬道理,GDP就是指挥棒的政府管理思维也该寿终正寝了。

  直到没有河流再清澈了,我们才看到了违背生态的“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性生产企业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灾难。难道也要等到新生代们都“未老先衰”以后我们才能反省、约束、关闭另一种形式的“两高一资”生产企业——高精神压力、高劳动强度、青春消耗性的劳动工厂?

  一定程度上讲,在国际上凭借超低成本生存的企业里不是人才在制造产品,而是产品在“消耗”人材。从这个意义上看,一路串高的GDP就是人材“堆”出来的。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厂区就有25万员工,但是政府给予了这25万员工“市民”般的关注吗?给予了他们“市民”般的待遇吗?提供了“市民”应该有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吗?几乎没有,那他们算什么人?

  富士康与员工签定《自愿加班协议》,让员工长期超量超时工作,本来就是违反《劳动法》的,不能因为是员工“被”自愿就合法了。当地政府真的不知道?只怕是 GDP再作怪吧。富士康还有工会,有关部门是如何指导其工作的呢?工会自己又是如何在关心和维护员工利益的呢?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这类型的标语口号天天在讲,处处可见,就是落实到具体少见踪影。这里,我们只能“残酷”地相信,10个20岁左右的鲜活生命的代价虽然沉重了些,但如果换来全社会的醒悟,也算可以给逝去的员工生命予以安慰,给未来的员工生命予以尊严。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