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还未消散,在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狂潮”后,如何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成为了摆在包括中国银监会在内的各国监管当局面前的一道难题。
昨日(6月9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国家金融安全与银行风险底线》的文章,其中强调监管部门将对大型银行采取特别的监管措施,并重申了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限制。
重点指标更严格审慎 金融机构“TooBigToFail”(大到不能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的监管层。从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自传《峭壁边缘》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实质上就是不断救助一个个出问题的大型金融机构,虽然政府的天量资金救助计划最终稳定了市场,但由此给财政和纳税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
4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两个重要的咨询文件,讨论银行资本金和充足率的银行监管提案,在提案中提到对不同规模的银行采取差别化的监管规则。
蒋定之指出,银监会将在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贷款集中度等指标上对大型银行采取更严格、更审慎的风险底线要求。
根据银监会2009年底的最新要求,大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限已经被设定为11%,一般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不低于10%。此后,银监会又将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到11.5%。一位大行人士表示,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更高,是根据国际金融监管的最新原则,为防止大机构“大到不能倒”而征收的特别税。
强调外资入股限制 为了保证国家金融安全,蒋定之强调指出,应坚持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单家不超过20%,多家合计不超过25%。这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底线。”
蒋定之认为,在实施“引进来”战略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开放原则,掌握国家对金融的控制权。他表示,危机袭来时,西方金融机构的大量撤资是导致东欧等国家金融体系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位资深的银行业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家对金融控制权的表态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密切相关。“从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清楚地看出,银行是政府将宏观经济调控意见传达给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因此,监管层对银行控制权的重视正在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蒋定之指出要将“引资”和“引智”相结合,他表示,“引资”须以“引智”为对价,并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以及高素质专业人才。(记者 由曦)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