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实录:一个阶级的光荣与梦想》连载二)
安源地处萍乡市区东南方6公里左右,位于天滋山脉中段的武公岭脚下。安源得名史志均无记载。据民间传说:
古时武公岭上下有三座庙:脚庵于武公岭后侧山下,名葛仙庵;中庵位于山腰;顶庵则于山巅。一天中庵方丈梦见菩萨托梦,说这里只有万年香火,无万年神位。意思是说,这个庵宇万年有人烧香朝拜,可因乌龙翻身(即开发煤炭),难保万年不损。于是方丈决计将三座庵宇迁往离安源60公里的兹山(武公山)。庵宇迁走后,这里的村民希望神灵继续保佑他们“安”定生息,又因兹山的庵宇曾起“源”于此,故将武公岭脚下盆地取名“安源”。
虽然安源周围皆山,岭峰并不高,路况却极差。由于前两天刚下过雨,在一路的湿泥和灰尘的夹攻下,我们用了差不多30分钟才到了安源镇。
现在的安源镇在行政上隶属于安源区。安源区是一个县级架子,是萍乡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萍乡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34万。而安源镇则是一个很小的城镇,实际上只有一条小街。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旧房子,表面都是黑黑的,街道也是黑黑的。在街道两旁200来家各类店铺中,网吧、电子游戏店和音像店就有15家之多,发屋也有近10家。
小卖部的“讲解员”
尽管是五一劳动节,这里却全然没有节日的气氛,既没有标语,也没有集会。一切显得比较平静。只是时不时有些像我们这样的游客来到这里。因为,这里有两处十分独特的建筑,在时刻提示人们安源在中国历史上那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两处建筑就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和原汉冶萍公司所属萍乡煤矿总局办公大楼即盛公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建在安源街西面山头上,是一座宏伟壮观的欧式建筑物。同中国许多公共参观性建筑一样,在纪念馆大楼旁边,也设立了一个售卖书籍和小食品的小卖部。根据我从事社会调查的经验,这种具有公共活动场所性质的小卖部,往往是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社区的窗口。因为,在这里你首先可以作为一个受店主欢迎的消费者与店主发生一种符合常规的交往。果然,当我们在小卖部购买了这里所有的有关安源工人运动的资料后,小卖部的服务员就很友好地同我们交谈了起来。小卖部的服务员叫段志英,是一位年近50岁中年妇女。她告诉我们,1969年她就到安源工作了,原来一直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讲解员,后来因为年龄大了,再做讲解员就不太合适了,于是改为资料员。听说我们是从外地前来参观的,她就结合一些宣传资料很热情地介绍了起来: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1955年8月开始筹建的,1956年4月1日竣工并对外开放,初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64年建新馆,改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1968年在安源牛形岭山腰建立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陈列大楼,更名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1972年9月恢复现馆名。现纪念馆正面顶端中央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图案,直径6米。部徽两侧是由瓷砖砌成的10面大红旗和有机玻璃制成的10个大型火炬灯,火炬下方的墙面分别镶嵌着鎏金的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里馆藏了5000多件文物,展出文物、文献近300件,其他展品200余件,其中包括上世纪20年代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出版的《安源旬刊》、安源工人集体创作的长篇叙事歌谣《劳工记》、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和购物证等一级革命文物,以及大量珍贵照片。
准确地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一个建筑群,其中馆区内的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及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烈士陵园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西侧一个小山头上,是1984年由市政府拨款,同年10月动工,翌年8月竣工的。园内四根柱上分别是毛泽东的手迹,“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则在纪念馆的山脚下,原为湖北同乡会会馆。1922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租用这里作办事机构。同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发生时,为罢工指挥部所在地。现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这一建筑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由工人自己捐款,按莫斯科大剧院式样设计建造的。坐北朝南,总面积1266平方米,分前后两栋。前栋是俱乐部办公室,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内设主任团、纠察团、裁判委员会、会计股、庶务股等办公室和代表会议室、俱乐部职员卧室。后栋是工人讲演厅,为砖木结构,轿顶式四层楼房。正面筑讲演台,台前为正厅,可容坐800人,台的正面及左右共建通楼三层,第一层可容坐300人,第二层可容坐150人,第三层可容坐100人。讲演台正面墙上悬挂马克思、列宁像,两侧是红布黑字对联:“有团结精神有阶级觉悟,是劳工保障是人类福星。”上方横匾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呵!”俱乐部是20年代安源工人革命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工人的第一所工会大厦。1955年1月,国务院拨款3万元修复该旧址。现在在这里长年举行着萍乡烈士事迹展。
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的左侧,有两尊石头塑像,靠近旧址较大的是刘少奇的,而相距差不多10多米较小的是李立三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时代的这两位具体领导者,就以这样的格局在这里默默守着他们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
“人去楼空”盛公祠
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出来,我们横过安源镇,经过安源煤矿矿区登上一小山坡,来到了久负盛名的盛公祠。
盛公祠耸立在安源街的南面山头上,是一幢德国式风格的楼房。远远望去,绿树掩映,极有气派,那里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工业骄子—汉冶萍公司所属萍乡煤矿总局办公大楼。1898年3月,盛宣怀在安源创办了“萍乡煤矿局”,动工兴建了这幢楼房,作为萍乡煤矿办公大楼。办公大楼系两幢相连接的砖木结构建筑,前幢三层,后幢两层,中间一条通道相连。整座楼房看上去既像一座缺少十字架的教堂,又具古典宫殿的风采,庄严、肃穆、气度不凡地俯瞰整个矿区,煞是威风。
萍乡矿办公楼建成后,矿局总办、职员和德国矿师等工程技术人员都在此办公。但地势太高,沿100余个台阶而上,除少数高级职员和德国矿师乘轿外,其余人员均徒步上下,十分不便。1906年,矿局又在山下另建一办公大楼—公务总汇。此楼改为矿局所聘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部分高级职员的住房和临时招待所。1921年,汉冶萍公司为纪念盛宣怀,决定在安源为他建立祠堂,铸字立碑,萍乡矿总局即将空出的办公大楼改为盛公祠,在二楼设立了盛宣怀的铜像,并铸铜字“盛宣怀”,每字重200斤,盛公祠由此得名。1939年萍乡煤矿倒闭后,萍乡中学搬到安源,在盛公祠中设立女生部。1947年赣西煤矿局复矿,萍乡中学搬走,这里成为工人家属住宅。1950年,袁州(今宜春)军分区所辖四七一团驻扎在此。1954年萍乡矿接管后,为工人居住。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仍由安源煤矿管理和使用,除安源煤矿的保卫科在一楼进门处办公外,其余房间已经是人去楼空,而且走在上面有一种危险的感觉。这座建筑,虽然经过近百年的自然损失和人为因素,破损严重,但因其建筑物风格独特,建筑精美,外貌仍雄伟壮观,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我站在盛公祠的大门口,遥望着对面山腰上同样宏伟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仿佛正在经受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惊心动魄的劳资斗争。是的,所有这些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或珍藏在这些建筑物里的历史文物,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近代工业艰难的发展过程,以及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这些革命者领导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工人,团结农民及其他民众实行武装斗争,反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为建立新政权而奋斗的历史。如果说,在20世纪的最初30年间,萍乡煤矿和株萍铁路是全国性的大型近代企业,在湘鄂赣三省和长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政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正是由于这个大型近代企业的开办和存在而使湘粤大道(湘江沿岸和粤汉铁路沿线)连为一体,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最尖锐也最典型、革命和反革命之间争斗最激烈的地区,并最终成为了湘鄂赣三省革命发展的枢纽。这些条件,决定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全国革命运动中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其历史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近代中国特色。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特色,安源才被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策源地,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安源实录:一个阶级的光荣与梦想》连载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底层社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