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煤炭

从山西煤炭业融资现状看问题和出路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6月12日09:43
  山西省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基地,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以及多年的能源基地建设决定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山西省仍将是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加快金融创新,开发煤炭金融产品,推进煤炭金融化,促使煤炭开发向纵深发展,在这方面已有信托投资公司引入煤炭投资 信托新型金融产品的先例。

  山西省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基地,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以及多年的能源基地建设决定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山西省仍将是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近期,国务院确定山西省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份,标志着山西省煤炭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山西省金融支持煤炭企业的现状

  目前山西省煤炭企业筹资主要有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三种渠道。由于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缓慢,银行贷款一直以来是煤炭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统计显示2006年3月末前的的全省煤炭不良贷款率为4.34%。

  从近年金融机构信贷行业投向看,山西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投向煤炭业的贷款占到七成,主要投向一些大型企业。而生产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煤炭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安全问题也较严重,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资金来源困难。

  当前煤炭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政策是影响煤炭业投资环境的直接因素。虽然经过资源整合,煤炭企业数量仍过多且产业集中度偏低,不利于生产、经营集约化。

  小煤窑以资源、环境、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必须严格整顿。但是关停小煤矿,又导致银行成了政策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因为小煤矿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小煤矿关停后,煤矿的现有设施基本报废,可变现资产有限,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作为小煤矿的最大债权人,全部承接了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政策风险。有的县近80%的煤矿被列入关停整合范围,涉及银行贷款额度也较大,如银行贷款得不到有效保全,很可能形成地区性行业信贷风险。中小煤矿融不到资金,是现存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小煤矿有着大量的资金需求,而政策限制又使他们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民间高利贷就乘虚而入。仅在大同、吕梁、临汾、朔州就大约有数百亿元的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融资“大循环”,其中地方煤矿的民间借贷额占了很大比例,民间高利贷的渗透加大了调控难度。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