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葛翠翠 发自北京
本报记者就小额贷款公司高利率问题,采访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以下是对话内容。
NBD:小额贷款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高利率,比如,永济这个小额贷款公司年利率就是21%,许多人都认为,这样的利率接近于高利贷了,你怎么看待高利率的问题?
汤敏:小额贷款公司成本高,没有21%的利率根本运作不下去。即使收到21%了,算一下还是会赔钱。
对城市居民来说,21%的利率,没人敢贷。为什么农民能付得起这21%的利率呢,这个问题在于,他或者不借或者借高利贷,高利贷利率更高,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农信社的年利率是9%-10%,这应该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一半。但是今天我们走访的农民透露,首先借钱要扣你10%。因为农信社是合作制,借你100块钱,付10%的利息以后,你还得拿出10%来入股。这对于农民来说,利率依然很高。他们其实没有太多选择。
邮政储蓄现在新开了,但邮政储蓄贷款的条件是要有担保,或者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而且要单位开证明,你才能从他们那儿借到钱,最多也就1万元。所以,农民获得邮储贷款的可能性仍旧不大。
NBD:我们知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借了这么高利率的贷款后,所获得的收益是否能够偿还贷款?
汤敏:农民借到钱后,他回报率有多高,他怎么能还得起这20%多的利率?在国际上,一般的小额贷款都是25%~70%的利率,国际上一般的情况,借了小额贷款后的投资收益是70%~150%,这是全球标准。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做农村贷款,因为其额度小、风险大、成本高。所以全世界在很长时间里都做不了农村贷款。后来发现,成本虽高,回报也高,两者可以相互抵消,所以这个事情照样可以做,这是最大的秘密。
NBD:尽管小贷公司满足了一些人的贷款需求,但是否只有高利率才能做到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汤敏:现在这个问题是这样,扶贫是不是一定要赔钱才叫扶贫?现在扶贫老做不大,就因为它总是在赔钱。如果既可以赚钱又可以扶贫,这个事肯定很快就做大了,这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在过去十几年里面,分离出这样一个概念,叫做 “企业的社会投资”。过去只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企业投资,追求利润,另外一个是慈善,不求回报。企业的社会投资是什么呢?第一,投资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第二,投资是要回报的,但不是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追求一个社会目标,这个投资可以使本身利润很高,那么这就跟一般的商业投资区别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