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中国能源企业:向深海挺进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6月19日01:35
  BP在漏油旋涡中越卷越深。甚至有传闻称,由于漏油事件,BP面临巨额赔偿的同时,将有可能被壳牌、中石油等其他石油公司收购。华尔街甚至有传闻称,BP将申请破产。

  管理僵化、风险失控、机构臃肿……一系列的事件对中国能源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管理僵化

  中石化 ,是与BP接触最多的中国能源企业之一。

  由于中国政策规定,外资不能单独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必须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因此BP最先找到了中石化。“我们采取了以市场换资金的办法与BP合作,其中在江苏省内和BP合作建了100多个加油站。”上海石油公司高层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除此之外,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还与BP合作建设了赛科工业区,主要进行石油下游制品的加工。

  “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BP一直在以高薪的方式,从国内各大石油公司挖人,这些人员在进入BP之前,都要进行一番"洗脑"。”据上述上海石油公司高层介绍,这种“洗脑”的过程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格式化”。

  “BP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管理办法,每个人的工作行为,都能够在这套管理办法上找到操作规范,”江苏石化高层也同意上述说法,此间,他也有不少同事跳槽到了BP,“上到管理者,下到加油站的一线加油工人,入职前都要接受BP的严格培训,在中石化和壳牌这种入职培训需要4天左右时间,而在BP则是7天。”

  除了培训严格外,BP对员工的管理也相当严密。“我曾经参观过赛科工业区,在那里所有人员进入工业区,都要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中,”上海石油公司人士说,当他走进监控室,看到的是整整一面墙的监控屏幕。而BP的工作人员还向他们回放了他们刚进工业区时的跟踪录像。

  “在国家对加油站系统的考核中,BP的加油设备的准确度是最高的,故障率最低。”江苏石化人士向记者坦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BP不断追求管理精准和设备精准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一切工作都有迹可循,工作人员只是这些众多管理规范的执行者,这让他们的管理极为僵化。”在该人士看来,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但是一旦发生意外,BP的管理架构则缺少灵活性,并不懂得随机应变。

  深海魔戒

  “我们正在密切关注BP漏油事件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未来深海开采石油的借鉴意义。”中海油科技部总经理周洪波表示,据了解,中海油已经指定了相关部门对该事件进行跟踪。而在中石化一次内部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要对BP漏油事件进行跟踪研究。

  近期,渣打银行发表了一份颇具创意的报告,提议中国石油企业可趁机收购BP,他认为此时收购价格优势明显。不过,中石化办公厅副主任黄文生却认为,这种收购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事情刚刚发生,以后都很难说。”

  “BP事件对中国所有的能源企业都有所警示,”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岳来群表示,“深海开发是全世界都要面临的挑战。”而据一位石油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正有计划向南海深海开发领域挺进,BP事件或将对此项计划产生影响。”

  与开采风险并存的是,海洋石油储备的巨大诱惑。安永能源主管安迪曾向记者介绍,目前由于陆地石油资源被分割殆尽,“企业竞争已经从陆地转移到海上。”

  石油咨询公司道格拉斯·威斯特伍德(Douglas-Westwood)主管斯蒂夫·罗伯逊(Steve Robertson)曾表示:“大型石油公司需要深水石油开发,美国也需要。它们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而在国际油价已经攀升至80美元/桶的背景下,安永、沙索等资讯和能源公司普遍认为,2010年国际经济复苏将带动油价的再次上涨。

  中国企业自然也难以抵御深海的诱惑,中海油科技部经理向记者表示:“中海油5年之内就会在南海的深海开发上有所作为。”

  目前,在南通,中海油的深水钻井平台和深水管道搭建作业船都已经下水,中海油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在南海施展拳脚。同时,中国的相关行业对中国挺进南海的战略也抱有希望,“我们在准备挺进南海的时候,使用的船舶和钻井平台都是自主生产的,带动中国深海钻井的船舶制造行业也是我们的计划之一。”中海油相关业务部门高管向记者表示。

  “BP漏油事件,有可能让中国的深海开发速度减缓,但是不会让这些规划退出,”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岳来群表示,“中国走向南海等深海石油开采,体现了中国主权和技术积累,以及能源供给的多重需求。”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