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3省调研意见汇总 国务院参事评点经济区隐忧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0年06月20日14:06

  陈勇 刘金松

  6月17日上午,考察归来的徐锭明、胡本钢等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调研结果交换了意见。

  早在6月8日,参事们都已陆续将自己的考察后的“小报告”上交到参事室调研组,等待集体讨论。这些意见和建议将汇总为一份综合性报告,完成后将提交给国务院领导。

  作为国务院的参事,徐锭明认为,无论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还是为正在制定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供真知灼见,这些来自一线的调研,都是最宝贵的素材。

  从5月下旬开始,包括徐锭明在内的32位国务院参事,兵分三路,分别对江西、福建、甘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

  这是国务院参事首次组团就区域经济发展专题进行调研。

  起因

  对于此次的调研,徐锭明说是综合多方因素考虑的结果。“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之后的全面繁荣。所以此次调研意义重大。”

  徐锭明是此次 “区域经济参事行”的最早建议者,他认为,如何抓住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是地方政府能否赢得未来区域竞争的关键,而目前地方上缺少中央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意见。

  徐锭明的建议很快得到了采纳。由于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此次调研活动还具备了新的特点,就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就区域经济发展内容,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除了10多个参事因身体原因或时间冲突无法参加之外,国务院参事室可谓是全体行动,32位国务院参事分别被编进了3个小组。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组有9位参事组成,由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参事带队,郎志正和曲维枝参事为副组长,调研主题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和经验。

  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调研组有14位参事组成,由陈全训参事带队,吴学敏、车书剑参事为副组长,调研主题为:海峡西岸城市群经贸、金融、文化交流合作的有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甘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调研组共9位参事参与,由郑虎参事带队,吴宗鑫、张元方参事为副组长,调研主题为: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有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徐锭明表示,三个调研区域的选择,可谓是兼顾了“东、中、西”不同发展阶段,三个区域也是各有特点,江西是生态经济,福建是面向两岸的合作与交流,甘肃是循环经济。

  建言

  国务院参事、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胡本钢说,此次调研的人数最多是福建,因为其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是全国大盘布局中的重中之重。

  交通一直是制约海西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海西腹地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落后,导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目前福建正在规划中的“三纵八横”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和“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就是为了实现港带陆的联动发展。

  2006年大厦门港完成整合,突破亿吨的大港实现;2009年8月初,湄洲湾港口管理局成立,标志着湄洲湾港口集群建设提速;2009年年底大福州港也得到整合。福建三大港雏形尽显。

  但胡本钢认为,福建在交通建设上,投入还是太少,没有跟上国家发展大交通枢纽的步伐,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对台效应的重点。

  “福建目前还没完全把自己的力都发出来,没有打好对台的这个牌。目前福建的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三,虽然比往年有进步,可还是缺少力度。”胡本钢说。

  “而在旅游上也缺乏意识,比如福建也有大熊猫基地,为何不能象卧龙那样发展呢?可以吸引更多的台胞和其他内陆游客。在产业对接上,对台贸易上的蛋糕可以继续做大,做好服务外包。”

  胡本钢提醒,在发展时必须注意生态和环保,比如平潭岛就不能去发展石油化工产业,85海里的距离可以利用的地方很多。不能为了一时的GDP,破坏了未来的发展。

  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考察中,郎志正提出,发展也不能出现同质化,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不要赶时髦。“现在所有省市都在搞LED,都在搞太阳能,但江西搞太阳能肯定比不过江苏,但搞瓷器肯定没人比得过江西。”在他看来,像瓷都这样的独有品牌,江西应该深挖、做大。

  但江西在此方面的营销做得却并不到位。2009年3月,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景德镇赫然在列。

  据当地企业人士透露,其实在景德镇的周边,不管是高岭土还是磁石,都还有非常丰富的存量。“即便是没有了这两样,景德镇还是景德镇。但是没有了技艺,景德镇就什么都不是了。资源枯竭城市的帽子,虽然会在短期内带来可观的财政补贴,但对瓷都品牌却是一个损害。”

  在 “中国最美的乡村”——上饶市婺源县,参事们告诫当地,警惕商业气息过浓、过度开发现象,并建议,“保护耕读文化氛围,修缮古旧民居,保存淳朴民风,很有必要。”

  经济区困局

  参事们直通国务院的独特身份,也让被调研地的政府希望借助这一渠道,表达更多地方诉求。

  据《厦门晚报》报道,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调研组在厦门调研时,厦门市长刘赐贵在向调研组介绍完情况后,就提出了4件亟待解决的大事,希望能借助参事们的呼吁,早日得到批复。

  其中既有涉及到制度性障碍的特区范围扩大问题,也有国务院文件中已经明确的 “厦门经济特区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落实问题;另外就是希望在新增两岸金融合作、旅游开放方面设立实验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凸显厦门的前沿平台作用。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中,同样遇到了这种渴望下情上传的呼吁。关于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列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试验地的呼声,再次被提及。

  不过,对于参事们的调研,地方上官员态度也褒贬不一。

  中部一名官员私下也表示,智囊们的调研是不错,但效果怎么样还要看,毕竟这只是例行公事。

  经济区一直面临着自己的困境。

  “2008年国家发改委曾明确说过不再批复任何经济区,然而话音未落,就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区。”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说,频繁获批的经济区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探路性意义,原本设定先行先试的政策,成了一张废纸。

  仅2009年一年,国家就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一规模相当于过去4年的总和。

  一些省份更是争相让自己的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以求获得土地和金融上的扶持,获得更快的发展。然而随着日益收紧的土地政策,原先的土地优势不复存在,批复下来的经济区最后成了空口号,而以城市化为名义进行扩张后,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彭真怀表示,目前,全国经济区的面积越批越大,圈地的面积也在扩大,比如,从浦东新区的500多平方公里,到天津滨海新区的1000多平方公里,再到成渝经济区就达3万平方公里。这种膨胀式的发展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他呼吁,希望各地的主政者要把心态放稳,不能太浮躁,眼下先把手中的经济区打理好,再争取更多的繁荣。

  “从各地经济区的发展看,都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新的思路,只是推动工业化的重复建设而已,例如哈大齐工业走廊。”彭真怀说。

  

(责任编辑:钟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