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业已过半,伴随着楼市交易的低迷,政策调控正逐渐步入“深水区”且未见放松。
恰在此时,又有诸多房企高管“走马换将”。不仅有
中国建筑、
保利地产等央企的董事长先后卸任,与此同时,以龙湖地产、SOHO中国为代表的民企财务官也宣布辞职。在政策调控之下,房
企营销受阻,融资困难,在此敏感期,尤其是民企的高管变动,难免不让人与2008年出现的地产界大规模人事变动联系起来,从而引来颇多关注与猜测。
据《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多方采访,更多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把最近的事件关联放大,就此认为房地产企业的人事震荡正在演变成新一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失偏颇。
高管离职初显端倪 在业界看来,中国建筑股份董事长孙文杰和保利地产董事长李彬海均已年过六旬,二人半月内的先后卸任更多地被看成正常的“新老更替”。
而融资不畅的当口,房企财务官的离职却容易引发业内猜测。
5月26日,龙湖地产在香港召开股东大会,公司首席财务官及执行董事林钜昌对外表示,已经向公司提交辞职申请。当晚,龙湖地产发布公告称林钜昌因个人其他业务的发展退任董事一职,但将继续留任首席财务官以完成正常工作交接,直至今年10月底四年签约期满再离开龙湖。
同时,龙湖地产已选好了林钜昌的接任者。据龙湖地产一位高管透露,服务龙湖6年、现任集团财务总经理的韦华宁已被确定接替林钜昌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一职。对于外界的关注与猜测,这位高管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必要出来解释什么,林钜昌的4年签约合同即将到期,这只是企业正常的人事变动。”
距此仅仅5天后,SOHO中国发布公告,发布了王少剑已辞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裁职务的消息,并宣称王少剑与董事会没有任何分歧,离职只是为了寻找其他商机。
SOHO中国目前正在寻找适当人选承担财务总裁的职责。在找到适当人选之前,其职责由行政总裁张欣在该公司财务总监唐正茂的协助下承担。
尽管涉及人事变动的公司都坚称变动与公司发展无关,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对政策调控,5月份房企销售额大幅滑落,世茂、龙湖等企业销售额的跌幅甚至超过40%,各房企正在想办法应对。这些处于一线的融资、营销人才正面临极大考验。
钧涵顾问总经理谢志华认为,很多房企在政策调控后,或收缩战线或改变发展战略,对高管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否会带来新一波高管人事变动还是未知。
人事变动缺乏代表性 对于日前“楼市遭遇政策调控,诸房企频发人事变动”的舆论说法,记者在求证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同。
林钜昌即将离开自己奋斗了4年的龙湖地产,曾有股民追问他是不是不看好龙湖的未来发展,他表示自己的4年合同期已到,想寻找新的兴趣与挑战。但是,一位曾经在龙湖任职的高管却拒绝对此发表看法。
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个案,属于企业行为,不具有代表性。资深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是人员流动大,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换血液十分正常,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也许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而已,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起伏变化,也许一个财务官的离职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有专家表示,首席财务官的角色在企业中比较特殊。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上市报表和资本融资等一系列统筹工作都需要他来指导,一般引进这样的人才都是为了扶助企业上市,有一些比较诱人的承诺,比如股权激励等,但当公司上市走向正轨后,也不排除他们将依照个人的发展离开公司。
例如,对于外界关于“龙湖上市完成,林就失去作用”的说法,上述龙湖高管就回应称“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从事的就是这样的事业。只能说现阶段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亦有自己的职业打算”。
此次人事变动与2008年房地产行业出现的人事变动潮是否有相似之处?有人说此场景似曾相识。众所周知,2008年的政策调控之后恰逢金融危机,当年底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这些房企高管离职的背后,或多或少隐含着个人业绩负增长、企业战略转移、开发战线收缩等内在原因。
中原地产董事长李文杰表示,今年政策调控效果尚未完全显现,知名房企的高层变动只是一个开始。面对政策层面的巨大压力,房地产企业的营销、融资和管理思路都会发生变化,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层领导以及中小房企领导发生变动。
对此,谢志华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与2008年相比,目前房企的日子要好过得多,2009年虽然地王频出,但许多民企拿地谨慎,现在留在手头上的资金还相对较多,应对起来比较容易。此外,此轮调控的深层原因在于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控期可能要比2008年长许多,对房企高管层产生影响和冲击是一定的,但会不会引发大规模的人事震荡尚不明朗。
谢志华同时表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如果只是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人事会保持相对稳定;如果企业要扩张、发展、上市,人事变动将变得再正常不过。融资困难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任何时候都存在比较大的压力,目前房地产大环境不好,换掉财务官等几个高管并不起根本作用。所以目前来看,龙湖地产、SOHO中国的情况更多地是一种个案,并不具有代表性,更看不出是所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作者:邵方超)
(责任编辑: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