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清理平台贷考验“12万亿投资计划”
3.17万亿元基建项目成为银行严控对象
与全国各地一样,湖北也刮起清查平台贷的风暴,对该省的“12万亿投资计划”是个不小的考验。
基建项目面临着“断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日前从有关渠道拿到的一
份资料时发现,湖北省内285户政府融资平台中,大部分被委以“12万亿投资计划”重任。记者从湖北省发改委了解到,12万亿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而基础设施项目所占高达1780个,比例达到了30.6%,涉及资金3.17万亿元,正是银监会重点收紧放贷的投资领域。
一家国有银行湖北省分行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水利、低碳环保的平台项目,该行将收回已放贷款,暂停发放已批尚未发放的贷款。其他几大国有银行态度也与此类似。
与此同时,2012年前开工的6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政府财政只能拿出4300亿元,其余的基本上要通过举债方式解决,项目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
而《武汉市加快金融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提到,2015年前,武汉市决心培育发展1个资产过2000亿元的金融控股集团,并将壮大4个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建立5~6家专业性的投融资平台。
针对“12万亿投资计划中单项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共有1.1万个”,上述国有银行总行进一步追加一款限制令:对新增贷款项目,凡超过1亿元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项目必须上交到总行层面审批。
显然,“12万亿投资计划”中有不少项目面临着“断粮”之虞。
平台企业有“裸奔”风险
记者查阅统计表时还发现,不少平台公司存在贷多用少、自有资金不到位、以政府直属机关办公楼作为担保抵押物,乃至以“政府信用”为隐形担保等银行信贷隐患。
武汉经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经开投”)52.75亿元贷款余额“摊大饼”般分散在14家商业银行,其中光中信银行湖北省分行就有两家支行向武汉经开投提供了贷款。湖北银监局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两家支行彼此之间并不知情,“对方放贷数目更被各行视为‘商业机密’。”这最终形成了多头管理、多头举债。
这并非个别现象。记者发现,武汉市级融资平台贷款中,分散面超过10家银行的就有10笔之多。
与此同时,湖北地区的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与实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余额之间存在较大差额。统计数据显示,湖北全省贷款余额为2608.74亿元,但项目贷款余额是2310.06亿元,差额高达298.68亿元。对此,一家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认为,差额部分可能会被挪用于炒股、修建办公楼、改善员工福利等。
此外,融资平台企业还存在“裸奔”的风险隐患。这集中反映在公益性质的城建项目,这类项目需要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或提供政策优惠维持其正常运营,偿债能力不容乐观。更为堪忧的是,一些贷款没有土地抵押,也没有财政担保,完全依靠“政府信用”获得信贷支持。事实上,在湖北,依托政府信用为担保的融资平台资金缺口并不小,达到559.21亿元。
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湖北省内285户政府融资平台已转换地方财政担保1575.06亿元,剩余由财政担保的474.47亿元须在7月底前完成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