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新兴市场报业尚有无限生机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6月29日10:42
  经过新一轮的讨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已经计划在年底推出新方案,促进地方电视台和地方报业的整合,来缓解美国那些地方报纸在金融危机以来遭遇的经营困境。但是美国贸易委员会提出的种种支持方案,则遭遇到新闻业内和不同产业部门的反对,包括在该委员会6月中旬举行的研讨会上。

  反对者认为政府不可以用纳税人的钱,来资助商业化的报纸产业。而要救助和民主社会的知情权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业,则需对那些非盈利性的严肃新闻提供者给与支援。而就在这些争论尘埃未定时,上半年的美国报业经营数据,则显露出那些存活下来的报业集团公司利润已经纷纷好转,不少公司回到20%以上的边际利润率,还有的公司的市值则回到了2009年同期的10倍水平。并且这一利润率回升的现象,与读者市场份额的丢失是并存的。

  金融危机后,美国那些没有倒下的报业公司们,结束了过去一味扩张、复制同类同质新闻产品的模式,回到做出产品独特性、让读者愿意出钱购买的方向上来。众多的报纸经过改革后,报纸变薄、版面变少,但是价格提高了。而且支撑这一变化的关键,是把有限的资本集中来做自己最擅长、生产最独特的新闻产品上。对那些自己没有优势团队生产、只能够复制同类产品的新闻板块,他们更多地使用通讯社供稿,或者报业集团内全国旗舰性报纸的同一新闻。而像电影评论、生活专题等,则选择放弃或者由集团旗下的产品共享。这些变化,无疑在印刷和内容生产等成本上减少了投入,同时保证了“精心耕作”本地严肃新闻和体育新闻的资源。

  能否让读者继续甘愿为变薄的报纸支付同等或者更高价格,在于美国报业的改革能否使自身新闻产品的独特性价值不断提高。而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报业市场因为对广告依赖比例相对较低,做到了读者付费的主导经营模式,所以虽然也遇到份额流失的挑战,但仍然相对稳定。最近在法国,一份最大的主流报纸也开始重组,它的问题则在于,在公司旗舰报纸的盈利尚不足以长期支撑庞大的扩张收购时,过多过早分散了资源,遭遇危机的冲击时,甚至影响到了旗舰报纸的生存。

  从读者定位看,愿意为独家高品质新闻付费的读者,仍然是最受广告商青睐、有消费能力的读者群,阅读高档纸新闻(相对网络免费的无差异性新闻),就是舒适和奢侈生活的代表。严肃新闻品牌的价值,从来没有消失过,像《远东经济评论》的所有者不肯沽出商标,就在于新闻品牌价值是网络技术和平台无法替代的。

  经合组织(OECD)最近发布的报告认为,在经济危机和新的网络信息平台冲击下,发达国家的报业读者市场份额的丢失仍在继续,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则完全是另一份图景,那里的报业高利润期才刚开始不久。例如波兰的报业,正欣然进入20% 利润率的新时代。新兴国家报业的不同,不仅在于这些地区报业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顶峰状态,更在于某些新兴国家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为严肃的差异性新闻制作提供的读者诉求。如中国社会发展与改革早已不同于前十年,但能够反映、图解中国这一社会变化趋势的新闻产品,在已有的新闻生产空间内,仍然极少。这就是新兴市场里,新闻产品发展的初级水平以及产品生产管理与社会变革要求的新闻产品的差距,留给中国纸媒市场的发展机会。 (来源:郭凯)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