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谷歌事件的产业意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6月30日01:31
  谷歌事件可以仅仅解读为个别公司的个别行为,但由于谷歌的特殊性和代表性,其对我国互联网产业、ICT产业都将是个标志性的“大事件”。

  目前国内市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里,eBay已退出中国市场,雅虎成了彻头彻尾的中国公司,亚马逊则在与当当网的僵持中挣扎在盈亏边缘,谷歌目前则前景堪忧,而Twitter、Facebook、YouTube则均未进入。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互联网经济在这里的生长态势,值得引起各界忧思。

  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国外最强有力竞争对手的缺失,是好事吗?

  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纵观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史,可发现基本上都是靠拷贝和效仿起家的,除了腾讯、网游企业及阿里巴巴的B2B等少数案例外,在国外都可找到模本。

  很多创业者所热衷的创业模式就是,利用对国外互联网产业的熟悉及资源,不断找寻可供模仿的对象,然后与VC合谋,迅速制造一个全新的企业,甚至一个全新产业的虚假繁荣。我国视频产业、SNS产业的发展无不说明了这一点,最近的案例就是,突然丛生的网络团购企业。

  另一方面,这种状态和趋势,即使对于国内已经风生水起的互联网企业而言,也是个新的考验。

  诸如百度,也许此前其企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就是,打败这个气势汹汹的国外竞争对手。而现在,这个对手突然之间没了。新的市场形势下,依靠自我摸索,自由发展对企业会是个全新的课题。

  而企业在掘到第一桶金后,如何发挥资本的作用,对企业和产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将是考验其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成功的公司,皆在模式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将成为我国“孤独”的互联网企业们接下来不得不好好面对的课题。

  再往前考虑一点。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世界扁平效应的不断渗透,“国际化”和“走出去”,会从国家号召真正成为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现在,如阿里巴巴、百度等都在进行类似的尝试,效果暂且难以定论,但困难要比在国内大是客观的。或者说,这不仅仅是互联网产业的问题,而是中国企业的共同问题。

  在全球化环境下,当我们以国内市场为赌注,与国际企业进行对赌的同时,接下来,我们的企业也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国际化是发展趋势,是个绝对概念,而不是相对概念。

  比如电信产业,随着传统巨头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西门子、北电等的不断削弱,华为、中兴等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全面深入全球市场,这其中就不乏被堵在门外、被潜规则的遭遇,二者在美国市场、印度市场、俄罗斯市场的现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对以谷歌为代表的课题的处理,也是考验相关部门智慧的不错时机。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