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可控前提下放松人民币在港兑换 “香港内地近期修改清算协议,或拓宽香港人民币产品” 据新华社香港7月4日电 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第三条腿”路途漫长,但人民币最有潜力成为“第三条腿”。
小心推进人民币出海
一头标志性白发的任志刚于1993年参与创建香港金管局,并出任总裁,在处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扬名全球金融界。去年9月退休后,他出任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该学会会长由央行行长周小川担任。
任志刚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原因是美元和欧元这两条“支撑腿”的国际信心不足。
“怎么稳定?那就要"第三条腿",就是"三足鼎立"的模式。可以使用超主权货币如亚元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也可以用主权货币。”他说。
“特别提款权已经存在很久了,没有太多人用。而鉴于欧元的发展经验,人们对亚元也会有所保留。我看主权货币的可能性比较高。”
任志刚认为,主权货币中人民币最有潜力成为“第三条腿”,理由是中国经济总量大,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且过去20多年市场对人民币很有信心。
任志刚说,要成为“第三条腿”,人民币需好好准备,实现国际化。他说,央行上月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及近年来与其他国家进行货币互换等措施,都表明人民币正一步一步推进国际化。
此外,任志刚提醒,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在可控、主动的前提下,一步步小心地推进。
需满足五个条件
任志刚指出,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第三条腿”,需要很多年,而且要满足五个条件。
首先是经济总量。中国的经济总量必须与美国和欧元区旗鼓相当,才能让国际市场有理由相信、使用并持有人民币。2009年,中国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的经济总量接近5万亿美元,而美国和欧元区的总量均超过14万亿美元。
其次,货币的信心来源于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任志刚提出,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以及一个成熟、有深度的人民币金融投资市场,是另外两个条件,且均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
最后一个条件是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任志刚说,高效的即时支付系统犹如一条高速公路,可极大提高货币清算效率,降低投资者风险。
放松人民币在港兑换
他还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一国两制”的优势,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第三条腿”的最理想场地。
任志刚就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起联系两个市场的机制,并确保这个机制能密切监控离岸业务对在岸市场的冲击;二是建立连接两个市场银行间清算系统的通道,并将其作为人民币有序透明流动的渠道;三是在可控的前提下,让香港自己监管人民币离岸业务,放宽目前实行的人民币兑换限制,提高人民币业务量。
任志刚透露,近期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清算协议将进行修改,或会有助于拓展香港的人民币产品,如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
(责任编辑: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