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房价下降”需要两个让利于民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05日19:14
  “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4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5日《广州日报》)

  在楼市观望气氛渐浓,走向尚不明朗的现实语境下,国土资源部部长称“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下降”。这既是基于房地产市场呈现量跌价滞态势的市场判断,也可视为国家土地主管部门的政策表态。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第二波楼市调控政策即将启动,但是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到房地产市场全面调整、“房价有所下降”,决策层调控房价用词发生微妙变化,可见中央调控楼市的坚定决心。不仅国土部认为房价会“有所下降”,前不久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也表示,本次楼市调控政策不会半途而费,中央已对调控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充分准备。如此看来,中央对调控楼市大有“不见效果不收兵”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来就没有只涨不跌,持续走牛的楼市。商品房滞销,楼市进入调整期,本是楼市理性使然,如果开发商一直硬扛高房价,如何挽救面临拐点的楼市?

  其实,不仅官员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打气,在楼市调控政策空前严厉,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的语境下,好多地方的开发商开始坐卧不安。请“低胸美女”促销,愿意为二套房购房者垫付首付款,这类报道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连一向嘴硬的任志强放下傲慢姿态,倡议房价过高的城市适度控制房价。不论是官员预言房价下降,还是开发商建议控制房价,到底是“假摔”,还是真的想改变量跌价滞的楼市困境,有待观察与验证。

  按照世界惯例,正常房价收入比3至6倍,然而不少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出现严重扭曲。有消息说,目前房价收入比已超过15倍,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房价收入比超过50倍以上。百姓如何承受高房价之重?房价泡沫现象如此严重,严重背离了消费者的经济承受力,掏空了楼市健康发展的灵魂。尽管有开发商公布房价成本时自曝“亏本销售”。但是事实证明,房价暴利空间惊人。继去年国土资源部调查抖出“地价二百五房价二万”的猛料以后,最近有开发商自曝楼市利润百倍。更令人担忧的是,价格畸高的商品房建设如火如荼,低收入百姓渴盼的保障房“欲抱琵琶半遮面”。保障房鹊巢鸠占、公务员内部价买房屡见报端,住房市场冰火两重天,地方政府实际上是选择性作为。

  虽说住房消费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时代,房价走向应由消费者与开发商在市场框架内博弈。但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层面看,作为百姓重要生活资料的自用住房,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实际上带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让百姓“居者有其屋”,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有义务勒住“楼市疯牛”的缰绳。

  在我看来,要实现“房价下降”的美好愿景,需要两个“让利于民”。一方面,开发商要主动还原房价成本,降价让利,理顺房产市场供求关系,让消费者恢复购房信心,改变“量跌价滞”的楼市现状。如果开发商不正视国家宏观调控现实,不在与民争利的问题上摆正心态,不尊重市场购买力;如果楼市调整不充分,开发商继续秉持房价持续上涨的习惯性心态,房价继续背离民众的承受能力,根本无助于恢复公众的住房消费信心。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尽职尽责。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对房地产财政的依赖,降低地价、税费让利于民,把保障房项目做好做实,为房价理性回归提供市场动力。当然,要让地方政府尽职尽责,需要改革绩效评价机制,纠正唯GDP马首是瞻的短视政绩观,通过科学考核评价的力量,促使地方政府减少对房地产财政的依赖,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为“房价下降”提供动力支持。避免“房价下降”预言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