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专家认为:国家制定关键政策时应考虑人口变化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程小旭
2010年07月06日09:59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7月3日召开的中国人口学会年会上公布,“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明显阶段性特点,其中包括: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十二五”时期的出生人口数量预计会多于“十一五”时期,到“十二五”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人口负担系数出现新变化;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人口流动迁移呈现新特点,“80后”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二线”城市和城镇人口流动活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劳动和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人口发展是经济发展趋势的体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在制定关键政策时应考虑并适应人口发展的变化,同时,解决人口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需要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有所突破。

  未来人口布局将更合理、更均衡

  在张车伟看来,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结果。他告诉本报记者,“十二五”期间,人口的重新布局,将使经济社会发生更大变化。

  他认为,虽然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但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压力将不再存在,劳动力供给压力将逐渐减小,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等矛盾和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新的人口布局使城市化过程发生深刻的变化,促进城镇化提速,这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因投资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中西部发展加快,将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中西部地区,从而使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压力减小,人口的正常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更重要的是,人口的流动将引导城市发展更加合理,更加均衡,尤其是更加有利于二线城市的发展。“未来全国的人口布局将更合理、更均衡,但目前来说这种趋势并不是很明朗。”张车伟告诉记者。

  张车伟表示,国家在制定关键政策时要适应这些变化,解决人口发展带来的相应问题,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需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需要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有所突破。

  而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分析,未来中国流动人口的分布将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连绵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流动人口分布格局。

  面对更加复杂的人口形势,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张维庆指出,“现在的人口决策影响未来的人口变动,未来的人口变动也影响现在的人口决策。”他建议,应针对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价值取向,制定不同的人口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及与之相对应的生育、人力资源开发、人口迁移流动、社会性别平等、人口老龄化等政策体系,防止出现人口的大起大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使人口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发展带来的农业生产问题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末,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这就意味着,未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变身为城镇人口,“将来的农业生产问题不容忽视,国家应在制度上、基础上做些准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长保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城市化的加速,加上有大量流动人口,对农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农业劳动力用工成本提高,农业劳动力用工比用机器更贵,农业生产更有效率,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这顺应了国家提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这是有利的一个方面。

  然而,留守农村的大量老人和妇女,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农业机械化也不需要他们。这部分人在劳动力市场没有优势,他们的就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赵长保认为,随着东部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应为中低端产业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给个体、私营中小企业一些生存的空间,甚至是政策上的扶持,促使这些企业解决农村就业人口问题。同时,这些企业也可以吸引一部分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人口从城市回乡打工赚钱,便于向这部分农村人口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另外一个问题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社保需求越来越大,尽管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个趋势,但对农村来说,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国家应从制度层面尽快加以完善。”赵长保告诉记者。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