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政策解读 > 金融政策

吴晓灵:将货币政策“正常化”(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7月13日01:26
  吴晓灵 摄影记者/任玉明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韩国参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要执行的就是将货币政策“正常化”,这样才能稳定经济增长。

  7月12~13日,IMF亚洲峰会在韩国大田举办,本次峰会的议题为“21世纪亚洲:引领未来之路”。

  吴晓灵作为演讲嘉宾之一参加了此次峰会,并在12日会议期间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小范围媒体采访。席间,吴晓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人民币汇率以及经济增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阐述。

  而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于中国在“退出”政策上的立场时,吴晓灵说:“我不希望用"退出"来形容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了应对危机,我们去年计划采取"相对宽松、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但去年的实际情况却变成了"极度宽松",原本规定的9500亿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又增加了很多赤字。”

  因此她认为,现在的希望是“回归”到去年的政策,中国现在要执行的就是将货币政策“正常化”,这样才能稳定经济增长。

  重点在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吴晓灵就此回答韩国媒体提问时直言,今后的重点应该放在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上。她认为,“汇率的水平到底如何并非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汇率形成机制。”

  吴晓灵特别强调,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但本轮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不想给出口企业增加额外的压力,因此最近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变动较小。“现在世界经济虽然还没有完全复苏,但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了,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恢复了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她认为,人民币汇率水平除了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影响。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有那么多贸易顺差,就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应该升值。然而事实是,大量中间商品在中国加工出口,最终消费在美国,那么就算人民币升值也不能解决美国的问题。另外,中国的要素价格过低也扭曲了人民币。因此世界经济结构和国内经济结构两方面都造成了人民币目前的问题。

  吴晓灵表示,在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之后,中国应该可以在改善国内外经济平衡方面作出贡献。今后的重点应该放在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上。但如果欧美与中国的生产力格局不改变的话,这种贸易不平衡也不会改变。

  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放缓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仍保持了高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GDP增长均高达10%以上。在此环境下,如何控制通货膨胀自然也成为关注焦点。

  吴晓灵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并不是越快越好,中国希望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她预计,后两个季度经济增速将有所放慢,原因有二,一是去年三四季度的基数原本就比较高;二是中国在调整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也会放慢增长速度。“但放慢并不是坏事,这是从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她表示。

  在通货膨胀方面,中国政府也注意到了这点。吴晓灵指出几个方面的控制措施:首先,要管理通胀预期,即不要让市场产生过高的通胀预期。另一方面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中国去年的M2货币供应量全年增长了29%,今年第一季度的M2同比增长是21%。

  由于中国内需对区域增长的重要性,吴晓灵指出,中国拉动内需最主要还是拉动消费。因为内需最主要有两方面,投资和消费,而过去我们在拉动消费方面太弱了。那么为了拉动国内消费,中国政府将会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加大居民所持有的份额,这样才能加大居民消费。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居民更敢于消费。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