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人才优势决定经济优势 吸引高端人才要阴阳平衡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4日17:09
  中新苏州网7月14日电 (李克祥)中国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13日在苏州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人事报社、苏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国内顶尖的人才专家王通讯、桂昭明、王振分别以“高端人才”、“区域人才竞争”、“人才体制”为主题作报告,深度研讨了中国人才发展的战略,也为苏州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王通讯:高端人才要“阴阳平衡”多样化

  王通讯,1979年就开始发表人才学论文,是中国人才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现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人事管理首席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中国古人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价值。现在很多地方一说到“高端人才”,就定位为“高端科技人才”,这是错误的。

  高科技需要高情感来平衡,科技人才不能整天都搞科技,所以人才类别要多样化。如果说科技属“阳”,那么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就属“阴”,阴阳平衡才是和谐的发展。

  苏州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也非常成功。但是要认识到,高科技并不仅仅是高收益,高科技也等同于高风险,失败率很高,100个高科技项目成功的顶多6个,94个要倒霉的。“有容乃大”是一种境界,苏州要做大城市,就要有大胸怀。是否能善待高科技人才的个性、缺点以及失败,这是苏州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的关键。

  王通讯描述,苏州给他的印象是“展翅”,是一种“腾飞前的状态”。

  桂昭明:区域人才竞争优势决定经济优势

  桂昭明,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导师。在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判断一个区域的人才竞争优势,要看数量、质量、投入和效能。数量是规模,质量是水平,投入是发展后劲,效能是人才创造出的成果,这四个方面可以表征一个区域的人才竞争能力。

  一个区域人才竞争优势的形成,是这个区域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以用为本,体制保障、制度创新的结果。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是区域人才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质量和效能较高的表现。

  如何检验区域人才的竞争优势,这是我们过程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六大指标,是国家人才发展的六大指标。

  从苏州来看,目前已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国际比较,2008年苏州GDP总量是880亿美元,超过了99个国家;2009年苏州人均GDP是12000美元,超过了110多个国家。国内比较,2008年苏州经济总量超过的省份有江西、吉林、云南等。

  苏州的经济优势与人才优势基本一致。人才质量指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的占比苏州是24.22%,与全国的省级行政区比较,仅次于北京(34.31%)和上海(27.69%),高于天津(17.38%);优势人才贡献率,苏州超过了北京,仅次于上海;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苏州也是仅次于上海,超过广州。正是有人才的支撑,苏州经济在全国乃至世界才有了非常显著的地位。

  桂昭明表示,苏州应坚定不移的打造人才首选城市,建设成为开放式、市场化、国际性的人才高地,这样就有底气在新一轮竞争中棋高一招、胜人一筹。

  王振:吸引海外人才要有国际化的特殊环境

  王振,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才公共政策与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获中国人才研究会颁发的《中国人才学研究贡献奖》。

  上海跟世界上著名国际大都市的一个很大差距,就是海外人才。现在上海的海外人才比例仅1%多,送出去的人,回来不到三分之一,怎么样让更多海外人才回来?上海在思考。

  一到星期五,好多海外人才、留学人才纷纷从上海坐飞机到香港,星期天再回来。他们在上海发财,但是财富没有留在上海,为什么?因为香港有好的政策,有好的购物环境,进出也方便,这让我们困惑,该怎么办?

  全国67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现在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包括境外人才的国民待遇问题、境外人才的激励保障问题、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平台问题、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综合环境问题。

  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绿卡制度,赋予海外人才更多的国民待遇,创造更加国际化的生活配套条件和文化生态环境。推进人才中介、医疗、教育、货币汇兑等方面的国际化建设,搭建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外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建立符合海外人才特点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充分发挥税收对人才的激励调节作用。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