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叶檀:进入深水区 看好两板块

来源:东方网
2010年07月15日15:12
  2010年7月15日,农行登陆A股,至此,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全部上市。

  从市场角度看,农行上市是对证券市场的考验;从历史的角度看,农行上市说明中国金融业改革刚到一半,未来征途漫漫。

  农行上市是各方力捧的结果,机构投资者显示出觉悟,农行压低了自身的饕餮之胃 ,最后市场勉强首肯。农行A股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4800亿,远低于市场预计的超万亿规模;网上中签率约为9.29%,创出自2006年6月A股市场新股发行"新老划断"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华泰证券发行时的网上中签率。

  出生时不受待见,并不等于没有发展前景,农行必须以自己的业绩洗刷耻辱,而不是把上市当作成功的见证,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谁都清楚,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部成功上市,主要不是银行改革的胜利,而是政府改革意志的胜利。

  上市之后,改革之路才刚开始。作为公众公司,银行应该体现出诚信,对投资者负责;作为盈利机构,银行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机,有必要改变目前存贷差的盈利模式,而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获得责任与利润双赢,而不是成为改革的掣肘;作为中国金融业的"干城",银行业有必要成为大而强的企业,而不是在扩张-信贷-再扩张的循环中打转。最重要的是有独立改革的勇气,而不是把境外战略投资者当作主心骨,在丧失核心数据资源、让人赚大钱的同时,还成为他人的新闻发言官。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银行的改进还远远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

  首先,各银行上市之后管理架构等有所改善,但并没有改变同质化竞争的趋势,一个银行的新产品可以在数日之内被各家银行所拷贝。而银行的管理费用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其利润的上升速度赶不上人工成本的增长与到证券市场圈钱的速度。面对再融资,各行态度暧昧,或者出尔反尔欲盖弥彰,只有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今年3月表示,"我在全行的会议上说,再融资的事现在想都不要想,想都丢人,我们怎么张得开口?"作为企业家要有起码的羞耻心,在银行业高管中,我们只看到董文标先生有公开的表示。

  其次,银行业大而不强。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存贷差,靠政策吃饭没有变,而发展的一些中间业务甚至成为向企业索要管理费的借口,让企业苦不堪言。而对于转账等实行高额收费,也成为借助垄断地位的生财之道。

  中国经济结构在调整,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并未发生改变,以往抱着政府大项目不放,现在还抱着房贷不放,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抱的是一座冰山。在遭遇质疑时,银行表示严守投资性购房不松动政策,但记者的暗访却显示有全面松动之势。与其费心费力到处辩驳,还不如将投资转向有前景的行业、向中小企业倾斜。在长三角等地,我们看到台州商行等地方商业银行的改变,也看到建行、农行等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由于严格的风险与熟人社会的风险监管,不良贷款率极低,甚至为零。可惜的是,还没有形成规模,一些银行所谓向中小企业放贷超过一半,遭到了中小企业的耻笑。

  农行的软肋是布局于县域经济的架构,而农行的优势也在县域经济。中国市场化向农村深化,向中西部深化,农村贷款、小额贷款恰恰是市场的空缺。全世界前十大最赚钱的银行不是汇丰,不是花旗,是那些在做小额信贷的银行,中国山西的永济小额贷款也比较成功。农行的低成本存款来自于农村,在农村的网点为向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打下了基础。截至2009年12月31日,农行"三农"金融业务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占全行的28.8%和40.5%。但是,农行目前显然没有找到农村金融服务的诀窍,他们的管理成本、贷存比过低等,都说明服务没有做到位。

  最后,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之后,能否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尤为关键。

  以往靠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模式,并没有让中国金融机构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市场之道的发展模式,境外投资者给中国金融企业做的基础培训、实行的扁平化管理,只是神韵不在的皮毛之相。而境外金融机构不仅得到了中国市场的信息,还获得了令人痛心的高收益。在这方面,招行成为典范,独立品格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准国际化的金融机构。

  农行上市,为了中国金融业的未来,让我们鼓掌。但必须提醒的是,金融机构上市寄托了中国改革的希望,民众承担了巨大的成本,金融机构上市绝不应该成为圈钱的同义语,而应该成为中国资本与货币市场的顶梁柱。

  黄硕:A股市场似"三国演义"

  原本以为今日上午的大盘,主要是由这两位老大--农行与CPI在PK。现在看来其实上午A股是三国演义,还有另一个因素也在一起左右着大盘--央票。三方PK之下,上午大盘很犹豫,早起低开5点后,一度翻红,午间收盘下跌9点,立于2461点。

  一、三国之"农行上市"

  万众瞩目中,农行今天上市了。开盘价2.74元,最低2.69元,午间收盘2.7元,涨幅0.75%。农行发行价格2.6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595.9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净额约为587.36亿元,高于工、建、中三行。公告显示,此次发行完成后,农行每股净资产约为1.52元,发行后每股收益约摊薄至0.28元。由于预设有"绿鞋"机制,意味着上市后一旦跌破发行价,中金公司可买入农行股票进行托市。由于农行最终选择以15%的上限向网上投资者超额配售股票,因此中金公司最终将获得约89亿元资金,用于在农行上市后一个月内稳定股价。以发行价计算,农行上市后的初始流通市值约为276亿元。如果农行破发,中金公司手中所握资金最多可以"吃掉"农行近三分之一流通股,为农行"保发"提供有力保障。

  二、三国之"CPI"

  上午10点前后,大盘一度翻红,原因就在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很神奇,在10点前后,大盘也从下跌23点到逼近翻红17点的地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2.6%,其中6月同比上涨2.9%,环比下降0.6%。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11.1%。数据同时显示,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6月同比上涨6.4%。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增长38.1%。数据还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2%。

  三、三国之"央票"

  今日上午另一个因素也在一起左右着大盘,它中性偏空--今天,央行将在公开市场发行2050亿元央行票据。其中,作为流动性深度锁定工具的三年央票的发行量高达1600亿元,为前次发行量的7倍,创下了该品种问世以来的历史最高发行纪录。交易员表示,3年期央票放出如此大量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农行申购结束以及银行类金融机构季末考核结束,市场资金面又重回充裕,机构配置需求再度释放;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市场上的避险情绪上升有关。随着6月份以及二季度金融宏观数据陆续出台,机构开始对未来经济面产生担忧,因而对债券市场特别是中长期利率品种的需求增强。加上三年期限是黄金期限品种,而最近市场上三年期利率产品比较少,因此本期3年央票倍受机构青睐。

  这三方势力一PK,大盘顿失方向。上午,地产股横空出世,万科上涨3.38%,招商、保利也都上涨2%以上。市场分析这是因为加息预期降低而刺激起地产股。午后,且看万科能否来上一个"三国归晋"?

  巴菲特:被总统套牢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7月14日与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会晤,二人就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和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

  据悉,奥巴马与巴菲特的会晤持续了近一小时,之后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对外界宣布:"今天,总统会晤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之一沃伦·巴菲特,共同讨论了如何与私营部门合作,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等经济议题。"但对于二人谈话的详细内容则未予披露。

  吉布斯表示,这场长时间的会晤主要是聚焦经济问题,"我想他们讨论了如何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如何使我们的经济继续向前,我确定他们也讨论了预算、制度、税务等各式议题。"

  吉布斯表示,这场会面是巴菲特主动要求的,"他想来白宫会见总统,我们也不想拒绝与沃伦·巴菲特对话的机会。"

  众所周知,巴菲特一直是奥巴马的有力支持者。在2008年总统大选期间,巴菲特就力挺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是奥巴马的竞选顾问之一。巴菲特还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奥巴马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持,曾表示"两三年后刺激政策的效果即将显现,届时经济状况将好转"。但近期他对奥巴马的金融改革草案稍有微词,因此本次会晤或更多讨论政策走向问题。

  另据《华盛顿邮报》披露一个有趣的细节,当巴菲特造访白宫时,由于领带破旧褶皱,奥巴马总统从自己的衣橱中选出一条红色领带给股神带上。《华盛顿邮报》不无谐谑地说:"假如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到你家里来,你会送他什么呢?如果你是总统,而恰巧你的访客领带有点皱,那你可得给他一条你自己的领带。"

  11月份美国即将迎来中期大选,奥巴马总统目前支持率呈下降趋势,问计巴菲特也是期望博得商界人士支持、通过振兴经济挽回民心的表现,二来回应共和党对民主党"不擅经济"的指责。赢得股神巴菲特这等重量级商界人士的支持意义自然重大,奥巴马或许借领带寓意将股神"套牢"。

  金岩石:房价下跌是政策误读

  对当下的股市、楼市乱象,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却从货币学角度,进行了全新模式的解读。他从吸收流动性的角度去理解房价上涨,整体性的看待股市、楼市两个市场的联动。金岩石将房地产调控解读为:楼市调控,股市遭殃。倒过来说,也得出第二个结论:楼市休战,股市反弹

  股市、楼市的联动效应,正因当下这场接连而至的楼市调控搅成了一池浑水。无论是目送股指跌破2400点的股民,还是尚处于与开发商降价僵持战中的购房者,都在观望这场政策性地震的筑底时间。

  对当下的股市、楼市乱象,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却从货币学角度,进行了全新模式的解读。他从吸收流动性的角度去理解房价上涨,整体性的看待股市、楼市两个市场的联动。

  日前,金岩石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金岩石将房地产调控解读为:楼市调控,股市遭殃。倒过来说,也得出第二个结论:楼市休战,股市反弹。金岩石认为,目前甚嚣尘上的"房价下跌"预期是对地产调控的政策误读,"房地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那么房价是否下跌并不重要。但由于解读政策的官员和解读新闻的媒体,创造了房价下跌的预期目标,而这个被误读的政策目标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开发商就必须顺势而为,主动降价。"《中国企业家》:作为经济学家,您如何看待当下这场楼市地震?

  金岩石:在中国经济当前的历史阶段,房地产业实际上承担着双重社会责任,第一是化解通货膨胀,第二是缓解社会动荡。

  2009年中国经济领先世界复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超额货币发行,与2008年相比,广义货币即M2的总额增长了27.59%。虽然从理论上说,超额货币可以在完成驱动政府投资的使命之后退出流通,但是货币如水,覆水难收,不管流到谁手里,都会被当做财富,结果就是超额货币很难退出流通,而不能退出流通的超额货币就只有两个流向:其一是流向消费品的一篮子商品,可以比喻为浮在水池中的"水桶",另一个流向就是进入水池,也就是投资品市场。超额货币流向"水桶",就会导致恶性通胀,并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超额货币流向水池,就会推高资产泡沫,放大金融风险,扩大两极分化。

  这就出现了一个两难选择,而在两难相权取其一的情况下,政府必然会把超额货币主要分流到"水池"之中,这就是房地产市场中的资产泡沫。

  因此,当前中国房地产中的资产泡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酝酿着两大风险:一个是金融市场风险,一个是社会动荡的风险。房价上涨作为资产泡沫的生成,其源头是超额货币,而超额货币又是化解失业危机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高房价就变成了化解高失业的社会成本,同时,房地产就必须承担缓解社会动荡的社会责任。所以,在我看来,本轮楼市调控,必须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潜台词是,要追求多数城市房价平稳上涨,这就是我理解的政策调控目标。《中国企业家》:目前楼市成交量所下降,但房价并没明显下跌,您对市场的下一步走势有何判断?

  金岩石:既然房地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那么房价是否下跌并不重要。但由于解读政策的官员和解读新闻的媒体,创造了房价下跌的预期目标,而这个被误读的政策目标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开发商就必须顺势而为,主动降价。

  这并不是开发商由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撑不住,我可以明确的讲,开发商的资金链状态大部分都很好,到年底都不存在断裂的风险,市场也并不会因为价格下降而解决问题--如果降价就能够导致成交量上升,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但我们现在楼市成交量下降的同时,部分城市的房租在上升,说明有一个群体正在"以租待购",这就是潜在的购房需求。因此房价即使下跌,也会在未来的刚性需求驱动之下继续上涨。

  现在我担心的是,房地产成交低迷会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度回落,如果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跌破8%,楼市的调控就会立刻终结。因为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2009年大约是2%,如果成交额减半,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因此下降1%。《中国企业家》:我们再来谈谈股市,您对股市的近期走势有何看法?

  金岩石:股市近期的破位下跌,有许多人说是因为农行的上市,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是受了楼市调控的"池鱼之殃"。

  "楼市调控,股市遭殃",现在已经得到印证,但我还曾讲过"楼市休战,股市反弹"。所以当主流开发商已经达成主动降价共识的时候,楼市调控的政策可能在近期终止。我就由此判断,股市的破位下跌已经终止,这就是目前的股市底部,等待着楼市调整后的平稳上升。

  所以在股市和楼市的互动中,我们会看到三个平稳,第一是经济增长在冲高回落后平稳上升,第二是股市在破位筑底后平稳上升,第三是楼市在政策调控后平稳上升。

  时寒冰:日债危机随时引爆,后果很严重

  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新买入日本国债再创新高:7352亿日元,该数字超过今年1-4月的总和(5410亿日元),而前4月中国对日本国债购买量(5410亿日元)却是比2005年全年多了一倍以上……尤其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最严峻的5月加快了购买日本国债的步伐,使得今年前5月增持日本国债总额超过1.27万亿日元。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并非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全部。因为日本公布的数据只考虑交易发起国。英国《金融时报》举例说明这一点:假如一家中国投资者通过伦敦的某家经纪商购买日本国债,那么这笔交易将记在英国名下。由于英国通过中国渠道购买日本国债的可能性较小,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数额可能还要大。

  日本国债的风险,要远远超过美国、欧元国的国债!可以说,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风险最大的!

  日本债务危机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它比欧元国更为严重!现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的安全临界点是60%以下。而根据IMF、标准普尔及渣打银行的数据,当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214.3%,远超过希腊的12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两倍多!标准普尔在今年1月已经调低日本的国债级别。

  日本债务危机随时可以引爆。只是,华尔街的投机大鳄们在等到引爆它的时机而已。中国兴致勃勃地往枪口上撞,无疑将对猎人产生更大的诱惑力。

  2010年6月21日,我曾经指出:如果中国继续以某种条件换取人民币不升值,日元接下来将遭狙击,人民币对日元将间接升值……再接下来是东南亚。于是,有关部门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犹如剧本,从开始起,结局就定了。

  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有三种说法:

  其一,出口原因。根据国外一些外汇分析师的分析:中国对日本国债的需求,很可能是推动日元走强的因素之一。自今年初以来,日元兑欧元累计升值20%以上。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中国是基于自身出口的因素,用这种方式力托日元,无疑是蠢到家的选择。一方面,这种推动力非常小(日本国债主要持有人是日本国内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国际投机大鳄们一旦展开狙击,日元将以比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元更快地贬值!--这一狙击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狙击与否的问题!

  其二,政治原因。有媒体评论说:"中国突然大量增持日本国债,本意是给日本民主党投下政治信任一票,希望能够在中日关系上有新进展,但鸠山由纪夫上任半年多便在日本右翼和美国连手打压下尴尬下台,而新上台的菅直人则一改过去亲华姿态,义无反顾地跟着美国走,反复宣扬要警惕中国军力膨胀。中国机关算尽,反而赔尽外汇储备,到头来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训是,无论是政治还是投资,中国都需要从更长远的利益和大趋势上去考虑。

  其三,分散风险原因。这一说法非常牵强。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美国、德国和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分别约为3%、2.6%和1.2%,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最低,再加上其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罕见,风险之大,无出其右者。

  对冲基金早就瞄上了日本。据报道,澳大利亚对冲基金Blue Sky Apeiron直言,日本可能会面临一场债务危机,与震动全球市场的欧洲这场危机类似。Apeiron全球宏观基金经理Hobart称,未来两年日本将苦于偿还高额政府债务,国内储蓄下降将促使日本依仗外国投资者为其财政缺口提供融资。

  是的,日本正面临着老年化问题,国内储蓄率下降,民众对债权的消化能力下降,如果外国投资者不提供融资,日本国债的安全系数就命悬一线。据报道,即使基于2010财年475万亿日元的GDP总量保守估算,日本的公共债务也已超过950万亿日元,摊到每个日本人身上的债务超过750万日元。

  6月11日,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在国会发表就任后的首次政策演说时坦承:"日本财政已成为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情况,过度依赖国债已让财政持续恶化,就像希腊给欧元区带来的混乱一样,日本若再坐等,将有破产之患。"日本财务省官员也说:"国内投资者是日本国债维持稳定的主要因素,但这些投资者大部分是日本银行,如果银行遇到问题,日本国债市场就不会继续稳定下去。"

  连日本人都认识到了其国债的高危性,中国怎么会忽略或者漠视这种危险呢?!

  根据辜朝明先生的研究,日本早在20年前就已经陷入资产负债表陷阱。过度负债者全力偿还债务的经济体有以下3个特征:信贷和银行资金供应停止增长,这不是因为银行不愿放贷,而是因为企业和家庭不愿借钱;常规的货币政策基本失效;私人部门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愿望,使政府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出现。其结果是,在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调整结束前,旨在使货币及财政政策"正常化"的所有努力都宣告失败。

  日本不是美国,可以通过债务的扩张实现国力的扩张,稀释债务,更重要的是,美国永远不用担心偿还国债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胆敢硬着头皮向美国索债!日本真正走出资产负债表陷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拼命增持日本国债的动机令人难以理解。

  更要命的是,日元资产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美元、欧元,一旦持有者被套很难抛售套现,国外的机构不愿意去买日本的国债,就是怕关键时候找不到愿意接盘的,砸在自己手里!唯一万幸的是,中国增持的日本国债主要是一年期短期国债,而中国留给自己的纠错机会,也只有这一年的时间而已!

  因缺乏远见和洞察力,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和美国股票后,次贷危机爆发,美元贬值;然后,转而增持欧元国债避险,随后欧元区债务危机就爆发。中国外汇储备成为红颜祸水,流到哪里哪里出事,或者说,哪里将要出事就流到哪里,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如今又增持日本国债,能够走出那个魔咒吗?不!对日本的货币战将比欧元狙击战更容易展开。

  主要依靠增发基础货币积累下来的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源动力,是国民生活压力沉重的根源之一。既然无法确保外汇储备的升值,不如减少外汇储备,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使外汇得到更有效率的使用。同时,应该改变重货币储备而轻实物储备的倾向,多储备资源尤其稀缺资源,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储备稀缺资源比储备任何货币都更能确保财富升值!即使向货币方面配置,也应该适当考虑那些更有前途的货币,比如加元、澳元等有丰富资源依托的货币,而不应该在垃圾货币中打转。

  谢国忠:楼市泡沫可能破于2012年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泡沫只有在破灭后才知道是泡沫,但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泡沫可以提前判断--昨日他在其新书《再危机:泡沫破碎时,我会通知你》的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从目前的房价收入比、房租回报率等方面来看,国内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泡沫,而这些泡沫将因为承受不住通胀压力的增加而破掉,时间点可能就出现在2012年。

  他认为,作为经济学家在评价一个市场是否出现泡沫时,主要是从价格指标、需求质量出发,结合货币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判断,"上海的平均房价约为每平方米2.6万元,相当于人均月收入的7至8倍;而日本东京的房价最高时,这两者比例是在4倍左右。从房租回报率来看年租金为房屋总价的6%至7%是正常的,但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李大霄:经济数据呈中性看好两大板块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6%,其中6月份上涨2.9%。此组数据对股市有何影响、后市该如何研判、如何操作?对此,网站股票频道第一时间连线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先生。

  李大霄表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CPI同比上涨2.6%基本符合预期,呈"中性"。CPI有所回落,国内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前期调控政策对物价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后市大盘影响偏小。他表示,看好工程机械和家用电器两大板块。

  今日最后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农行正式登陆A股市场,对此,李大霄表示,后市不必太过担心,三关已过,将会使市场有一定的喘息机会,之前围绕的悲观气氛将会慢慢好转。 (来源:中财网)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