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市场迎接大利好 美联储放话继续宽松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周良
2010年07月15日21:16
  周三公布的美联储议息文件显示,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美联储下调了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称低迷的增长可能持续至多6年时间。几个月前还在探讨退出的决策者们,现在却表示会在必要时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刺激措施。

  受到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期拖累,加上当天公布的美国6月份零售数据降幅高于预期,美欧股市纷纷中止了近期的连涨势头。

  考虑推出更多刺激政策

  14日公布的文件是22日至2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纪要,详细记录了决策官员对经济和利率政策的观点。与前几个月相比,当局在这次议息会议中表现出了更多的谨慎情绪。

  根据文件,美联储预计,2010年美国经济有望增长3.0%到3.5%,低于其4月份预测的3.2%到3.7%。同时,今年失业率预计为9.2%到9.5%,略高于4月份预测的9.1%到9.5%。

  “经济复苏前景已经转弱,一些决策者认为,前景已经出现下行风险。”会议纪要写道。

  纪要强调,美联储对经济前景预期的调整“相对温和”,不足以成为实施新的适应性政策的理由。但与此同时,如果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美联储应考虑是否需要实施进一步的刺激性措施。

  前美联储副主席布林德本周表示,美联储应有所准备,在必要时扩大宽松货币政策。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布林德说,美联储要大举重返量化宽松还嫌早,但当局“的确应有此考虑”。他表示,如果失业率等重要经济数字继续传来悲观信号,美联储未来可能需要“大刀阔斧地重返量化宽松”。

  经济学家表示,从最新的纪要文件可以看出,美联储的态度尽管看似没有太大变化,但实质上已经有了方向性的转变。事实上,就在今年年初,美联储还在考虑何时开始收回刺激措施,而眼下则为加大刺激开了口。

  周三发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成员并没有提出可行的具体措施。但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复苏形势恶化,美联储手上还有很多牌。比如,当局可以重新恢复收购抵押证券甚至是国债,还可以下调银行向美联储申请紧急贷款的利率。美联储还可能创建一个新的机制,旨在刺激向企业和消费者的信贷,进而拉动开支并促进经济增长。

  零售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会议纪要还显示,多数决策者都认为,美国经济当前的“牛皮”态势可能持续若干年。文件写道,决策者预计,美国的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胀可能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都无法恢复到可持续的趋势水平。

  “总体上,与会者认为,鉴于经济下滑的严重性,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美国经济才能全面恢复到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胀率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轨道。多数与会者认为,这可能需要最多5至6年的时间。”文件写道。

  眼下,美国经济面临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在外部当然是欧洲的债务形势和金融市场的波动,美国经济自身还受到住房市场持续疲软、就业形势改善缓慢、财政刺激措施效用减退以及信贷紧缩状况改善缓慢等多种因素制约。

  周三公布的另一份报告也证实了美联储的担忧并非多余。美国商务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零售额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表明消费开支呈现放缓迹象。

  根据报告,6月份美国商品零售额下降0.5%,超过了市场普遍预期的0.3%的降幅。5月份,美国的零售额下降了1.1%。

  消费开支约占美国经济总量的70%,是美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零售额又是消费开支的关键指标。该指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对失业率达9.5%的美国经济构成打击,并将增加人们对经济复苏状况的忧虑。

  分析师下调增长预期

  周三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分析师普遍下调了今明两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接受调查的近100位美国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为,美国第二季度GDP将增长3.3%,低于一个月前预期的3.5%。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长则分别下调至2.6%和2.7%,明年第一季度的增速预期也下调至2.6%。

  对于2010年全年,分析师的最新预期是增长3%,同样低于之前预估的3.2%。这也是最近八次调查中分析师首次下调预期。但尽管如此,分析师仍认为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高,概率仅为15%。

  美联储下调经济预测,加之零售报告弱于预期,抵消了近期部分公司季报的利好,最终拖累美国股市中止了连日的上涨。

  周三收盘,美国标普500指数跌0.02%,中止了连续六天的涨势,在此期间该指数涨了7%。道指基本持平,纳指则受益于英特尔的强劲表现上涨0.4%。分析师表示,当局的说法印证了投资人的一些担心,即经济复苏将旷日持久。

  欧洲股市周三微幅收低,结束了六天连续上涨。此前六个交易日累计大涨8.2%的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300指数周三跌0.03%。欧洲三大股市多数走低。

  亚太股市周四普遍下跌,MSCI亚太指数尾盘跌0.9%,为本月以来最大跌幅。地区市场中,日本股市跌1.1%,为两周来最大跌幅。港股跌1.5%。

  摩根大通季报超预期 美欧股市逆转走高

  记者 朱周良

  美国首家银行业季报周四高调登台。美国资产排名第二的银行摩根大通当日美股盘前公布,第二季度盈利升至48亿美元,同比激增76%,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该消息刺激当日低开的欧洲股市上演盘中逆转好戏,美股指数期货也大幅上扬。

  季报显示,摩根大通二季度每股收益1.09美元,去年同期为0.28美元。此前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仅为每股收益0.7美元左右。分析师认为,业务的好转和贷款损失拨备减少,是摩根大通二季度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根据季报,贷款损失拨备的减少为第二季度摩根大通的业绩贡献了15亿美元。第二季度,该行的总收入为256亿美元,基本符合预期。

  受季报好于预期的因素刺激,摩根大通的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大涨,并带动前一天表现不佳的美欧股市重拾升势。

  15日盘前,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4%。欧洲三大股市则低开高走,截至北京时间15日19时,英法德股市分别涨0.2%、0.4%和0.3%。亚洲股市周四多数收低。

  葡西国债热卖 欧元延续强势反弹

  记者 朱周良

  欧债危机似乎真的已经“见底”。继西班牙、希腊等国近期的国债拍卖受到市场追捧之后,近期刚刚被评级机构降级的葡萄牙本周的国债发行同样大获成功。分析人士表示,从债市的反应看,投资人对欧洲国家债务违约的担忧继续减弱。随着人气的改善,欧元汇价也延续了本月以来的强势,周四早盘大涨0.4%,本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近4.5%。

  葡西国债发售火爆

  对于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急需用钱的欧洲“边缘国家”来说,最近一段时间无疑赶上了“蜜月”。各国为债务再融资而在市场上推出的大规模国债发售,均得到国内外投资人的积极响应,发债成本也大幅下降,这在几个月前是不可想见的。

  来自西班牙央行的消息称,西班牙15日成功发售了30亿欧元(38亿美元)的15年期国债,实际融资达到目标上限。据悉,投资人对这批西班牙国债的超额认购倍数达到2.57倍,远远高于4月份拍卖时的1.79倍。在强大的需求推动下,这批国债一经发售便在二级市场上涨,将收益率压低至5.12%。

  摩根大通的债券策略师萨尔福德表示,很多人之前都认为,7月份欧元区将迎来世界末日,因为大量国债会在7月到期,但现在看来,大多数人都错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班牙周四再度成功发债后,该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溢价继续走低,从211个基点降至199个基点。

  本周初刚刚遭到穆迪降级的葡萄牙也在近日成功发债。业界消息称,葡萄牙14日发售16.8亿欧元的债券,超出预定目标,之前政府预计通过本次发债融资15亿欧元。

  本周早些时候,希腊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国债拍卖。13日,希腊进行了自欧盟5月10日推出救市基金以来的首次发债。该国共发售16.25亿欧元的国库券,大大超出政府原定的12.5亿欧元的融资目标。其中,希腊国内银行买进80%。这次债券发行的利率为4.65%,略高于今年4月13日发行同类债券4.55%的利率,但是低于分析人士所预期的5%。

  机构调高欧元预期

  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是目前欧元区财政赤字最严重的几个国家。爱尔兰的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14.3%,为欧元区最高水平,希腊和西班牙紧随其后,分别达到13.6%和11.2%。葡萄牙排名第四,去年的赤字占比高达9.3%。

  这些国家今年普遍面临巨大的国债到期偿付压力。比如,西班牙本月就有247亿欧元债务到期,这也是该国近期连续发债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这些国家还向欧洲央行伸出援手。据统计,6月份,西班牙的银行向欧洲央行累计借入创纪录的1263亿欧元,环比大增48%。

  业内人士注意到,近期很多机构投资人在大举买入欧洲国债,主要因为预期欧洲债务形势出现好转。事实上,西班牙上周进行的一次60亿欧元国债拍卖就获得市场热烈响应。其中国际投资人更是认购了高达66%的债券,包括来自亚洲的13.3%买盘。

  受到西班牙、葡萄牙国债发行受追捧的消息刺激,欧元汇价周四继续大幅走高。截至北京时间周四18时,欧元对美元报1.2792,涨0.4%,此前一度升至1.2802。本月迄今,欧元累计涨幅达到4.5%左右。

  高盛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上调了对欧元的预期,该行现预估欧元对美元6个月内会达到1.35,1年内升至1.38,此前的预期分别为1.15和1.25。

  一些分析师预计,短期内由于涨势太猛,欧元可能需要稍事回调,待回到1.25左右后,又有望开启新一轮涨势,并有望在数周内达到1.30。

  日本“债情”受IMF关注 通缩局面至少延续1年

  记者 王宙洁

  日本庞大的赤字再次引起国际机构的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敦促日本尽快通过增加消费税等手段,削减庞大的公共债务。分析师认为,日本的通货紧缩将至少持续到2011年底,这是日本央行不得不把该国基准利率维持在零附近的原因。

  15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该国基准利率不变并调高对当前财年的经济预估,但该央行仍然强调欧债危机可能给经济前景带来风险。

  日本央行15日宣布,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同时将本财年日本经济增速预测值从此前的1.8%调高至2.6%。不过,IMF仍然在其日本经济年度评估报告中指出,为稳定和削减政府负债,该国需要在10年内削减的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为10%。IMF建议日本,可自2011财政年度开始增加消费税至15%,这将为该国带来相当于GDP 4%至5%的政府收入。

  IMF称,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庞大的财政刺激措施,令日本公共债务在2009年达到相当于GDP的218%,如果不进行财政调整,公共债务将在2030年达到相当于GDP的250%。

  这也令外界益发担心,日本执政党在上周末参议院选举中的挫败,可能遏制现任首相菅直人削减公共债务的努力。

  除了高企的债务,通货紧缩同样是日本的“心病”之一。据海外媒体14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0位经济分析师认为,日本的通货紧缩将至少持续到2011年底,这是日本央行不得不把该国基准利率维持在零附近的原因。

  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央行所采取的政策并未给经济带来多少改善,这暗示着,全球都面临通缩风险。据海外媒体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欧洲和美国各经济体的央行购买债券量占比GDP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出现飙升,但同一时期作为央行主要政策指标的通货膨胀率却出现下滑。

  美国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的消费价格5月份较上年同期上升0.94%,接近逾40年来最慢步伐。高盛集团表示,该国通胀率正走向零。而欧元区同期消费价格的升幅为1991年来最低。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成员布兰奇福劳14日表示,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正在增加,有必要采取更多刺激措施来抵御通货紧缩。

  日经225指数过去三个月大跌15%,因市场担心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蹒跚,而受益于日元的避险功能,日元兑美元汇率同期升值约5%。15日,日经225指数大跌1.12%;欧洲汇市日元汇率则小幅上扬0.2%左右。

  日央行总裁说日本金融市场要比欧美稳定

  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总裁白川方明15日在金融政策会议结束后会见媒体记者时表示,日本的金融市场要远比欧美金融市场稳定。

  就目前日本股市走低、日元升值等问题,白川方明说,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国际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姿态十分明显,日元因此成为相对比较安全的资产,这是日元升值的一个原因。他表示,央行将持续关注由于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减速、股价下跌而引发的逆资产效应对家庭财务状况和设备投资动向等的影响。

  白川方明还说,最新的经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显示,虽然目前总的情况与今年4月份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可能导致日本经济上行的因素和下行的风险均有所增加。他指出,上行因素是新兴经济体和资源国家经济走强,下行风险则是欧洲财政等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动向。

  当天,日本央行宣布决定继续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水平维持在0.1%的水平,同时还将2010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1.8%上调至2.6%。

  美联储看淡经济复苏前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发布经济预测数据认为,美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增加,未来经济走势将显现“两低一高”特征,即低增长、低通胀与高失业率。

  低增长

  根据美联储当天发布的6月份货币政策决策例会纪要,2010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3.0%到3.5%,低于4月份预测的3.2%到3.7%。2011年和2012年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预计分别为3.5%到4.2%、3.5%到4.5%,与4月份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美联储说,调低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紧张形势再度加剧,金融市场状况对经济复苏带来的积极作用正在减弱。企业融资的风险溢价显著上升,股票价格大幅缩水,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汇率走高,这些变化有可能导致企业和家庭开支在未来几个季度受到抑制。

  美联储认为,住房市场持续疲软、经济刺激政策效果减退、就业形势难见起色以及信贷紧缩状况改善缓慢,将继续制约美国经济复苏步伐。

  住房市场泡沫破裂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房市是否回暖成为经济复苏的一个风向标。受美国政府一系列扶助房市政策的推动,美国住房市场过去几个月出现短暂回弹,但随着政策利好终止,房市再度掉头下滑,5月份新、旧住房销售及新房开工量全线下跌。美联储认为,住房市场短期内难有明显起色,随着住房需求下降,而止赎房屋大量入市,美国房价在短期内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美联储同时指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动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各项刺激政策的效果逐步衰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下降。政策影响逐步淡出后,经济复苏如何保持原有势头,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一大考验。

  另外,就业市场持续低迷可能对个人消费开支产生拖累。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直接影响到美国经济的整体走势。美联储预计,个人消费开支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但增速有可能因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受到抑制。

  高失业率

  美联储预计,2010年美国失业率将达到9.2%到9.5%,略高于4月份预测的9.1%到9.5%。2011年和2012年失业率有所回落,预计分别为8.3%到8.7%、7.1%到7.5%,也都高于4月份预测值,且远远高于美联储认为的5.0%到5.3%的长期均衡水平。

  奥巴马政府一直将促进就业视为其经济政策领域的优先要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失业问题。但时至今日,就连奥巴马自己也多次坦承,目前美国失业率仍高得“令人难以接受”。

  今年6月份,美国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9.5%,但这主要是求职者总数下降所致。从更具参考价值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动情况看,当月美国就业岗位减少12.5万个,为6个月来首次下降。

  美联储同时强调,就业市场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失业者人数上,失业者的平均失业时间不断增加,也是就业形势艰难的一个重要体现。劳工部数据显示,目前,美国近半数失业者的失业时间超过半年。6月份,美国失业者平均失业时间为35周,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新高。

  低通胀

  美联储认为,美国通货膨胀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下行趋势。在衡量通货膨胀走势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方面,美联储预测今年该指数增幅将在0.8%至1.0%,低于4月份预期的0.9%至1.2%。2011年和2012年通胀率将小幅上升,预计分别为0.9%到1.3%、1.0%到1.5%,也都低于4月份预测值。

  美联储称,大宗商品价格及名义工资增长缓慢,加之美元升值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美联储一些官员甚至认为,美国近期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

  最近两个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出现下跌。过去12个月,扣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只增长了0.9%,为1966年以来的最缓慢增幅。

  低通胀为美联储继续实施超低利率提供了政策空间。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自2007年9月开始降息,将利率由5.25%降至2008年底的零至0.25%,此后一直将利率保持在这一历史最低水平。

  美联储认为,为确保美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复苏,美联储还必须将这一超低利率“延长一段时间”,过早加息有扼杀经济复苏萌芽的风险。

  美联储同时表示,上述对经济前景预期的调整“相对温和”,不足以成为实施新的适应性政策的理由。但如果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美联储应考虑是否需要实施进一步的刺激性措施。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