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聚焦人民币升值之争 > 人民币升值分析评论

购买力生活平价指数:人民币对美元“低估”最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严婷
2010年07月21日12:41

  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曾说,购买力平价理论“至今众说纷纭,因为严格的说法通不过论证,而过于灵活的说法却又显得没什么用处”。

  《第一财经日报》“购买力生活平价指数”自然也难逃其咎。但至少将普通读者从深奥复杂的汇率理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服务中解救出来——我们提炼了以下简便、通俗而又不乏趣味的结论以飨读者。

  总体价格水平:对美元“低估”最小

  如果综合进入指数的三十种商品与服务总体价格水平,人民币汇率有所“低估”:其中,相对于英镑和日元的低估程度较高(43%),欧元其次(33%),而美元则相对较小(29%)。

  但必须指出,这些数值实际上并不能用作衡量汇率水平,因为包括服务、交通、居住等价格,本身完全不在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设前提下。但这些商品或服务却因为在生活消费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因此被作为选样目标,以更真实地反映各地生活物价水平的差异性。

  这也是为何本指数名为“购买力生活评价指数”:该指数本身部分反映了汇率水平,也部分反映了生活成本。

  单个商品:总有一些会感同身受

  如果到目前为止这些结论都让你觉得索然无味或不知所云,那么你决不能错过个别商品的有趣现象,因为总有一些你会感同身受:

  面对2英镑的《金融时报》、2美元的《华尔街日报》和2元人民币的《第一财经日报》,你会怎么选择?

  犹豫不决吗?想一下咖啡吧。2美元在曼哈顿,或者2英镑在伦敦金融城,足够你在星巴克咖啡馆买一小杯普通咖啡,而2元人民币?在上海的便利店买一瓶矿泉水吧。

  一想到这里,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买一份《第一财经日报》,前提是你懂中文。

  奥秘是:报纸看似商品,但本质是服务——新闻服务。这意味着,咖啡、汉堡包等定价趋向于全球一致,但报纸却必须本土化——如果《第一财经日报》卖15元,你就不会有机会读这篇文章了。

  甚至有些过分地说,报纸和“洗剪吹”相似:在上海20元左右的基本理发服务在欧洲就是25欧元。个中道理无须解释。

  但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IMAX电影《阿凡达》价格以上海居首?同一部电影,几乎一样的IMAX效果,如果本报单做一个《阿凡达》指数,是不是甚至可以得出人民币被高估的结论?非也,因为“物以稀为贵”。

  首先,从供给角度看,商品具有稀缺性:上海本地此次放《阿凡达》IMAX电影的仅和平影都一家,电影票几乎总是售罄。其次,从需求角度看,潜在需求庞大。在美国稀松平常的IMAX电影对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都还算稀罕,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汉堡包和咖啡——中国人毕竟更喜欢米饭和茶。

  分类价格水平:

  “巴萨效应”为何在中国不灵验?

  从标的商品或服务的分类来看,我们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服务、交通、居住等表现出来的价格差异较大,这也反映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何要排除这些不可贸易类的经济活动作为最基本的假设前提。

  经济活动包括两类:可贸易的——随时可以远距离供应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可贸易的——理发、照看孩子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前者生产率的提高往往快于后者。

  但如果按照经济学理论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下称“巴萨效应”),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应该也上升越快。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由于工资水平有平均化的趋势,在贸易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但中国的情况显然违反了“巴萨假说”。尽管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中国拥有太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生产率的提高并未引起实际工资的上升。

  因此,人民币之所以让人觉得低估,实际上是因为中国很多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如果这些价格能达到国际水平,人民币未必就是低估——这也是为何世界银行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各国货币汇率水平时往往得出亚非拉国家的货币被严重低估的原因之一。

  汇率太复杂,直觉很重要。《第一财经日报》“购买力生活平价指数”选中的三十种商品也只是抛砖引玉。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