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预期1年升值不超5% 三成五能“扛”3%以上升幅
金融危机影响之下,我国外贸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外忧”,也在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等诸多“内患”。如何调整自身经营策略,适应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成为外贸企业正在学习的一门“功课”。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第一财经日报》就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中国出口企业,实地了解人民币升值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在汇改5周年之际,我们在6月份向近180家样本企业发出了《CBN进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感受调查》的问卷,并得到了它们的回复。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汇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幅度预期和容忍度均较低,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成为影响外贸企业运行的最重要因素,然而,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企业渡过难关。
我们选取的近180家样本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涵盖纺织服装、机电、电子、五金、食品加工、化工等十多个行业。受访企业中,从事出口行业5年以上和5年以下的基本分别占到一半,年营业额3000万至3亿元的中型企业和3000万以下的小型企业分别占到四成多,这样的分布也与往年基本一致。
升幅预期和容忍度均不高
我们调查的重点仍然在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幅度的预期和容忍度。
略感意外的是,在汇改重新启动后,大多数企业对人民币未来12个月升值幅度的预期并不高,认为持平或者升值幅度在5%以下的企业占到了近80%,只有12%的受访企业认为升值幅度将在5%到10%之间,超过6%的企业甚至预期人民币在未来12个月将出现贬值。
这一方面显示,企业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比较稳定,但另一方面也让人有所担忧:如果经济向好,条件成熟,人民币重新恢复如2007年那样较快的升值速度,这些企业是否已经做好足够准备?毕竟20%的企业认为,他们的出口产品已经没有提价空间,而44%的企业则认为,其提价空间仅在3%之内。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外贸企业对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容忍度相当低。近50%的企业认为,如果全球经济复苏,出口需求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能接受的最大人民币升值幅度仅在3%以下,25%的企业能接受的升值幅度在3%~5%,6%的企业能接受5%~10%的升幅。
另一方面,超过六成的企业也认为,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虽然对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而35%的企业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对公司的出口影响“非常大,竞争力明显减弱,利润明显下降”。
国际市场需求影响最大
本报回收的178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针对“对出口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一问题,近40%的企业选择了“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此外,“汇率变动”、“出口退税等国家扶持政策变化”这两项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分别达到23.5%和16.67%。
然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也使得企业成本有相对确定的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实体企业的运行。
谈及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外贸企业的支撑作用,选择“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有一定作用”的分别为32.76%和58.05%,相对稳定的汇率使超过90%的外贸企业能更加从容地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
广州宏利源服装厂一位参与本报问卷调查的人士坦言,金融危机导致订单有所减少,但是,如果没有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情况肯定会更差”。
上海中平金属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张伦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金融危机之前,产品利润很‘厚实’,并不是很在乎汇率的变动,现在利润变薄了,必须开始注重汇率风险的变动。”
在张伦看来,今年7月国家开始取消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也将对钢铁行业出口带来较大冲击。
“取消出口退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大,现在我们产品的利润率在2%~3%,原本出口退税率还有9%,现在变成0个点,就几乎要亏本了。” 张伦有些无奈地告诉本报记者。
在汇率变动和取消出口退税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上海中平金属有限公司一方面开始考虑以远期结售汇的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考虑在部分产品中加入特别材料以获得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但是,这样做也增加了企业成本,不过没办法,不然只能退出这种产品的贸易了。”张伦说。
利用金融工具避险少
本报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外贸企业抵抗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有限,大多数企业是通过摊薄利润或者提高产品报价等方式,来消化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针对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公司所造成的影响,有35.2%的企业选择“非常大,竞争力明显减弱,利润明显下降”,另有59.22%的企业选择了“有影响,但目前仍在可控范围”。
然而,在应对人民币升值所采取的措施中,选择“采用远期结售汇,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工具”的企业比例不足5%,仅有4.63%的企业采取此方式规避汇率风险。
东横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东横国际”)一位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比较稳定,我们没有使用任何金融工具来消除汇率风险。”
该人士坦言,他们也不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对冲工具。“我们一般是和客户约定好,把升值预期算进价格,这样做可能会减少客户量,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如果人民币上涨超过3%的幅度,公司肯定会承受不了。”
北京庄雨五金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党晓明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是小公司,融资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使用远期结汇是不现实的。”
尽管近30%的企业认为可以采取“尽快结汇、提前收汇、预收货款”的方式来应对人民币升值,但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提前结汇一般可以减少1~2周时间,其实意义不大。”党晓明表示。
期盼跨境人民币结算
广州宏利源服装有限公司参与本报问卷调查的人士则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如何使用相应的金融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我们会和客户谈谈,考虑采取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其他方式不会考虑。”
本报的调查结果显示,46.33%的企业“希望更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然而,参与本报抽样调查的178家外贸企业中,仅有40家企业尝试过采取人民币结算。对于已经尝试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中,依然有58.06%的企业认为,“无所谓是否使用人民币,主要取决于贸易对手”。
“贸易结算的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一时很难改变使用美元的习惯。”上海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外贸业务员郑健表示。
除了客户不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重要因素之外,认为“境外银行人民币业务不充分”和“出口退税、报关等配套措施不够方便”的企业也分别占20.77%和17.39%。
杭州泰特科技一位参与本报问卷调查的外贸经理表示,由于境外银行人民币业务不充分,今后还是会使用美元结算。
本报调查结果也显示,目前美元依然是企业进出口结算的主要货币,有81.9%的企业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即使在对欧出口业务中,使用美元结算的企业比例依然高达84.62%,使用欧元结算的比例仅占12%左右。
修炼内功谋求定价权
尽管在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国际市场订单直接减少,依然有少数外贸企业凭借自己产品优势体验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安徽省微威胶件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费阳对本报记者表示,2008年,该公司产品的出口率是30%,今年则达到了50%。
费阳认为,即使人民币继续升值,公司的产品依然有一定的提价空间,主要原因是公司生产的汽车橡胶配件是“定制的”,具有一定的“定价权”,“我们可以和大客户进行价格协商,适当的转价”。
本报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关于“出口产品最重要的优势”这一选项中,有44.15%的企业选择了“价格优势”,选择“产品的本身优势”的企业占比为36.17%。
这也意味着,在人民币继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退出、劳动力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企业所具有的价格优势将迅速被消耗。有实力的企业将出口产品转向具有“定价权”和“话语权”的市场,缺乏资源的企业则倾向于“被动适应”。
“我们公司产品在东南亚一带具有一定的定价权。去年开始,公司已经将主要业务集中到这一块,业务也越来越多,公司2%~3%的利润率保持了稳定。”张伦表示。
相比上述企业的调整,党晓明则表示:“目前只能选择被动适应,慢慢用利润消耗,在不得已的时候,不排除解雇雇员的可能,公司肯定是不养闲人的。”
事实上,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开始学习如何规避汇率风险,也开始学习如何“修炼内功”。
本报调查结果还显示,有21.88%的企业考虑“提高生产效率、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来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另有17.9%的企业考虑“提高出口产品价格”。
(实习记者刘馨嵘、查多、李静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