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松
7月20日上午,由河南省委宣传部、发改委、社科院共同主办的“全省理论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在郑州举行,如何推动河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本次会议的主题。
这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由河南省不同部门组织的第五次类似主题会议。每周一次的研讨频率背后,是河南其日益塌陷的政策洼地的严峻现实。在中部六省中,未获得国家战略规划垂青的只剩下河南。
与以往此类会议大多闭门举办不同,7月9日胡锦涛书记在河南连续三天考察之后,河南方面对即将推出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构想,开始变得高调起来。据一位参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制定的专家透露,目前各个分项规划的编制已经接近尾声,有望在8月上旬完成初稿。
政策洼地
曾经的中部塌陷,如今却变成了河南塌陷。2005年中部概念最早提出之时,河南一度和湖北上演过中部崛起龙头之争,如今同一战壕的兄弟却纷纷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布局中抢得先机,河南明显落后了。
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在此前后,同为中部省份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已经分别获得了不同主题的国家级综合配套试验区或产业带。
“围着河南转了一圈,就是没河南。”河南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新的不均衡,正在制约河南的发展。他最早参与了中原城市群的研究,由其和河南省发改委联合编制的“中原城市群的概念设想”第一次将城市群的形式推向了河南省发展的战略层面。在当时,提出城市群概念的只有几个沿海地区。
中原城市群涵盖了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的9个,形成了以省会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的经济圈。根据当时编制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中原城市群要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和协调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中原城市群的规划,被寄予了厚望,据一位参与“首次中原城市群市长工作联席会议”的人士回忆,“大家发言时都很激动,感觉到河南发展的机遇真的来了”。
但在随后参与申报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竞争中,中原城市群却铩羽而归。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河南省以郑汴一体化和中原城市群为载体,两次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均未获批。随后,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分别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南当地官员则认为,河南之所以未能申报成功,还是重点不突出,没有找到打动中央政府的核心点。在他看来,除了河南自身的因素外,也和国家对河南的定位有关,国家一直从战略角度强调粮食的安全问题,把河南省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地,对河南省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深层次上考虑得不够。
2010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河南省政府即组织了60多名专家集中攻关,开始了第三次将河南区域发展规划升格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努力,大中原经济区概念随之浮出水面。
寻找切入点
大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城市群的升级版,目前官方的说法是大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18地市,形成“一极两圈三层”的城镇体系架构。
“一极”即指郑汴新区,也即核心层,将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两圈”即通过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在河南省内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
除郑州和开封以外的7个中原城市群城市组成紧密层,辐射层包括南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安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周边9个省辖市。
据一位参与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的人士透露,这也许并不是最终的架构,也可能会将周边省份的一些靠近河南的城市也涵盖进来,形成一个拥有44个城市、1.7亿人口的超级城市群。
冯德显分析认为,上升为国家战略有这么两种做法,一是特别大,大到不得不考虑;第二,是特殊,特殊到不考虑在这个地方放试验区,其他地方没法放,而且这个问题还是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两条只要占一条,就足够了”。
在他看来,目前所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要么是经济发达地区,承担着带动创新的重任;要么是在经济欠发达或矛盾比较集中的地区,希望通过试验找到化解矛盾的机制。
“那么,在经济地位上居中的河南就有些吃亏了。”冯德显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原经济区是想走大的路子。
两次参与中原经济区战略讨论的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焦国栋则认为,考虑到国家战略和河南省情,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应该是以保障农业和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立足城乡统筹,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在他看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应该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河南省地方政府官员则认为,未来中原经济区内实施的城镇化和沿海的城镇化还不一样,像南方一些地区,土地资源都占得差不多,谈不上什么农业的问题,只有河南才有这些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探索解决制约城镇化的制度性障碍,比如说农民工在城市落户问题,土地流转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将对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对河南这样省份,具有重要意义。”该官员说。
先行者的尝试
跨省区组合,在河南省内并不缺乏先例。1985年9月,由河北邯郸市和河南新乡市倡议并成立的中原经济区 (以下称老中原经济区),包括了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13市,并在邯郸市设立了 “中原经济区联络处”,作为经济区常设办事机构。
在河南原有的中原城市群规划中,未被列入的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也是该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和这三个城市类似,组织内的晋城市、邢台市、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也都在各自的省域内处于边缘位置,难以被其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和影响。
据老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副主任孟德荣介绍,这一自发成立的区域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开始发挥作用,“各成员之间物资交换,互通有无,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每年一次的市长联席会议,在成员单位之间轮流举办。据孟德荣介绍,目前区域内已先后组建了30多条行业网络,不仅包括了交通、旅游、商业、金融、科技等行业,而且还延伸到司法、文化、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
孟德荣所在的邯郸市还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成员。不过在他看来,环渤海经济区的名头虽然大,但对远离区域中心的邯郸来说,“合作机会比较少,没有获得太多实际效益。”而自发组织的老中原经济区,“搞得比较活,比较有效。”
孟德荣认为,从他参加的两个经济区的合作来看,一味搞大并不一定有利于合作,“即便是获得政策,也仅仅是概念效应。”在国家政策越来越趋向于普惠制的时代,靠政策带来发展机遇已经大大减弱。在他看来,只有根据市场和内在经济发展的需要组建经济区,操作性才会比较强。
与老中原经济区类似,在河南省东部,由苏鲁豫皖接壤地区21城市组成的淮海经济区,同样属于自发性区域联合组织;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则包括了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以及陕西省渭南等市。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认为,这些自发的经济协作组织,证明了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且本身相对独立。但远离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高地,受其辐射和影响较小。
河南豫商联合会会长陈义初则认为,如何构建大经济区概念,是对河南下一步发展的考验。在他看来,与周边跨省经济区的互动,也会对中原城市群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