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市场所预料,7月26日光大银行毫无悬念地过会了。过会后的光大银行表示:“就社会各界关注的发行定价和未来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三点内容来把握:一是适度定价,为股票的后市表现留有空间;二是适度增长,致力于提升银行盈利水平;三是适度分红,为投资者提供
长期稳定的回报。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希望能给投资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适度定价”,这无疑是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情。在光大银行IPO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发行价格的确定无疑是最牵动投资者利益得失的。尤其是在光大银行缩减了30亿股发行规模的情况下,光大银行如何定价更加引人关注,通常来说,发行规模减少往往意味着发行价格的上升。
然而,光大银行却抛出了“适度定价”的说法,令人摸不着北。虽然其要“为股票的后市表现留有空间”,但到底是多大的空间,仍旧是模棱两可。而且股市总会牛熊互换,如果是指未来的牛市上升空间,那么这“适度定价”就更加没“谱”了。所以,“适度定价”最终难保不沦为“忽悠定价”。
之所以这样推测,实在是因为投资者总是一次次被“忽悠”。想当初,有多少公司的新股发行,不都是说要“回报投资者”?其发行价格的确定又都是投资者的“理性选择”,近百倍的发行市盈率,发行人仍认为发行价格并不高。如今这些股票有几只不是在让投资者吐血?最大的忽悠无疑是发行价最高的海普瑞了,每股发行价达到148元。面对如此高企的发行价格,已成为中国首富的董事长李锂居然还在忽悠投资者: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可以说,中国股市新股发行价格尤其是市场化发股以来的新股发行价格,绝大多数都是“忽悠价格”。
而“适度定价”很容易成为“忽悠定价”,是因为任何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都可以认为是“适度”的,投资者根本无法认定什么样的定价是“非适度”范畴。即便海普瑞的148元天价,相对于“伟大的时代”来说,同样是“适度”的;光大银行IPO的发行价确定为2.5元是适度的;确定为3元,同样是适度的;即便是4元,恐怕仍然是适度的。
可见,这个“适度定价”其实就是一个“框”,什么价格都可以往里装。不信投资者可以到物价部门去打探打探,世界上哪里有“适度定价”这样一种定价方法的?
当然,也有防止“适度定价”沦为“忽悠定价”的办法,那就是对“适度定价”进行量化,比如确定光大银行IPO发行价的市净率不超过1.8倍(7月26日中行的市净率只有1.66倍)。若果真如此,这“适度定价”至少可以衡量的了,也容易做到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