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鲁企非洲地理图

来源:齐鲁周刊 作者:唐洁薇
2010年07月29日17:44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山东对非洲的贸易总额为15.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40.3%,山东许多企业开始在非洲投资建厂。家电、纺织、农机、造纸、水泥、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正在加速向非洲新兴市场转移。

  鲁企非洲分布情况如何?传统制造业大省如何发掘非洲

的商业机会?近日,《齐鲁周刊》记者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

  “山东制造”布局非洲

  韩明印是聊城东阿一家乡镇企业的负责人,做的生意不大,却是远路的买卖——产品要卖到非洲的加纳。“加纳有个建材市场,辐射周边的三个小国,亲戚在那里负责销售,我在家里负责发柜。”他说的“柜”,其实就是集装箱,包括玻璃、铝合金、小五金之类的建材。

  在非洲,市场往往就是这么简单。虽然,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海洋资源,特别是石油、铁矿石、锰、锗、镉、钴、铝、矾土等战略性资源蕴藏丰富,但由于缺乏生产厂家,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一把水壶在非洲的一些地方也得依赖进口。韩明印发送的这些建材,在非洲就成了必需品。正是因为“必需”和“不生产”,非洲对于工业制成品、日用消费品的进口依存度高,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非洲国家非但没有增加贸易壁垒,市场需求反而稳定上升。

  非洲很多国家需要依赖进口的纺织、机电、轮胎、服装及其他很多日用品,这些正好是山东的强项,如在全国的轮胎出口中,山东就占据了1/3左右的份额。“山东制造”产品也比较适合非洲消费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成本比较优势。走向非洲,家电、纺织、机电以及汽车制造等我省优势产业正加速向非洲转移。

  2002年,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签订了尼日利亚帕帕兰多842MW电站EPC(工程总承包)合同,这在当时是中尼两国最大的机电产品合作项目。2004年9月,项目开工建设,在尼日利亚,同期开工的有4个同样的电站,包括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丸红公司承建的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唯有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帕帕兰多电站是一次启动成功使山东电建三公司在非洲声名大振。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称赞说,当说到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发展的时侯,SEPOIII(山东电建三公司英文简称)的名字将永远留在广大尼日利亚人民的记忆中。

  山东电建三公司相关人士告诉《齐鲁周刊》记者,由于帕帕兰多电站项目的成功,目前,公司又承建了帕帕兰多电站二期工程,留非人员达到300多人。二期工程要比一期大很多,并且,由于一期的成功,当地政府的信任,二期工程的资金由当地银行提供担保。

  非洲鲁企本地化

  在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的机场路上,各大跨国公司的巨型广告牌林立,其中的一块就是“海信”的广告牌。

  海信集团有关人士对《齐鲁周刊》记者说,他们于1997年底在南非建立了第一条生产线。1998年其产品正式进入南非商品销售的主渠道——大型连锁店。之后的十多年,其产品在南非的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平均每年20%到30%的速度增长。如今,南非的各大连锁店里都有海信的产品。2003年和2005年,在南非最大连锁店GD Group的年度评选中,海信因售后服务第一和销量第一被评为年度最佳供应商。

  非洲,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虽然是众多企业的淘金乐土,但面对全新的环境,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投资企业面临着挑战。

  海信南非公司曾多次联合大型连锁店赞助当地孤儿院,与南非著名的儿童红十字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此为主体掀起销售海信产品、赞助儿童医疗事业的活动,在南非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使得海信有效地融入了当地社会。同时,其南非公司95%的员工来自当地,由于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企业所在地豪登省政府树为外国投资南非的典范企业。

  海尔非洲市场中心经理张庆福在考察尼日利亚市场时,听到当地营销经理Tom抱怨道:“上周末,我特别想喝冰镇饮料,就到附近的商店去买冰块,结果老板告诉我停电十几个小时了,冰块早变成水了!尼日利亚电网不严密,电压不稳定,停电是常有的事儿,什么时候能在停电时间吃上冰块?”

  Tom的抱怨让张庆福记在了心上,他发现,尼日利亚地处热带,又闷又热,人们就用冰块解渴解热。而制冰的主要工具是冰柜,但由于停电频繁,除一些大单位备有发动机外,大部分的居民在停电时是吃不上冰块的,制冷后冰块的保存时间便成了最大的需求点。

  随后,张庆福把一款制冷后保温时间超长的冷柜调到当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很符合当地的需求。Tom觉得不可思议:“停电居然也能吃上冰块?”于是,张庆福和Tom对这款冷柜提炼出了针对尼日利亚消费者的产品功能点——“停电保温100小时!”带着这个功能点的冷柜“重新”上市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拉各斯几乎所有市面上买冰块的小商店全都换用了海尔的冰柜,而且还带动了海尔其他产品的销量,进一步加深海尔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

  山东人到非洲,带去的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和资金,还有山东人自己的风俗文化。

  由于成功修建尼日利亚帕帕兰多电站,给尼日利亚人民送去光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项目部经理房一波被阿卡姆土王册封为“拜阿姆里”(意为“光明使者”)酋长,并获赠500亩封地,成为第一位获得尼日利亚酋长头衔的中国公民。

   房一波介绍说,项目组刚到非洲时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首先,生活物品匮乏,大米是国内价格的6.7倍,蔬菜价格是国内的5倍以上,1个青椒能卖到折合人民币6元钱,职工生活比较艰苦;另外,社会治安问题也令人担忧,在尼日利亚,偷盗、抢劫、恶性凶杀案件时有发生。

  “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须尊重别人。刚开始的时候,不仅我们不熟悉当地的环境,当地居民对我们也是陌生的。所以,要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的社区,才能有力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山东人做事豪爽,讲诚信,又能吃苦肯干,时间一长,和当地人的关系处的很好。举个例子,我以前走在大街上,会有当地人见到我就说,房,今天给我们带了什么礼物?他们并不是真的要礼物,而是一种打招呼的语气。”

  电建三公司的总经理王鲁军对记者说:“公司在海外事业发展过程中,本土化是重要的策略之一,它的内涵不仅仅是资源的本土化,还有人力的本土化,品牌的本土化,要积极的参与到当地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贡献。房一波被封为酋长,就是项目部坚定不移地执行公司本土化战略的结果,在更大的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尊重、接受和认同。我们在尼日利亚当地建了一所友谊小学,这不是作秀,只是真心的想为当地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尼日利亚、南非、埃及是山东对非贸易投资的主要目标国

  记者了解到,早先来到非洲的山东新光集团已在非洲经营八年,以新光南非毛毯项目为龙头组建的省级山东(南非)工业园,是山东省在境外设立的第一家纺织合作工贸园区。而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集团的各项经济指标逆势大幅增长,全年毛毯产量达1100万条,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润7600万元,创汇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

  “走出去,不仅是手段,而且是战略,如果当初不走出去,很难想象现在会怎样。”新光集团总经理钱春光深有感触地告诉《齐鲁周刊》记者,2004年,新光集团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应诉企业,与南非政府打了一场反倾销的官司,并最终赢得零税率,产品大举进攻非洲南部市场,从2008年起,新光在南非开设工厂,并迅速发展壮大,产品占据了非洲南部30%的市场。

  在众多非洲国家中,尼日利亚、南非、埃及是山东省对非贸易投资的主要目标国。

  据了解,在尼日利亚,崇正水泥集团与尼日利亚李氏集团签署了合作建设水泥生产线的协议,投资额3.3亿美元;兖矿凯达环保设备公司、如意集团与尼日利亚公司签署了铅锌矿洗选协议,投资额2000万美元;山东焦化集团与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达成1.5亿美元园区发电项目合作意向。在南非,山东新光集团已建立工业园;山水集团与南非MHLC公司签署了100万吨水泥生产线工程承包项目,承包额7400万美元;山东信发集团与南非西开普敦华洋公司达成1500万美元的合作意向。在埃及,有山东胜利油田、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山东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