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上市提速
高盛“潜伏”有望在港套现
⊙记者 黄蕾 ○编辑 颜剑
高盛的入主,让泰康人寿悬而未决的上市计划突现明朗,且有提速迹象。昨日来自香港方面的消息称,泰康人寿计划赴港上市,集资金额约为10亿美元,且已邀请投行递交上市计划,目前正在筛选保
荐人。
对于本报的电话问询,泰康方面三缄其口。作为国内寿险业的“老五”(根据1至6月保费收入来排名),泰康早已持续多年盈利,一直被业内视为保险股的有力后备军。不过,上市口号喊出多年,始终不见泰康拿出具体上市方案。
在业内人士看来,股权结构尚未理顺是泰康上市计划“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关键原因。“限于不能控股两张保险牌照的监管规定,已持有合资公司金盛人寿股权的法国安盛,无奈决定退出泰康人寿。”
接棒者高盛的出现,无疑为泰康铺平了IPO的道路。最新消息显示,高盛最终以溢价20多倍的价格接手了安盛所持泰康12%的股权,较高的溢价引起业内震惊。事实上,在诸多外资投行中,高盛向来唱好中国保险业,并为此付诸行动——1994年,高盛携手大摩参股
中国平安,后于2005年转手给汇丰,十年获利十倍以上。
在平安身上尝到甜头的高盛,显然想把泰康打造成第二个平安。撇开资产规模等因素,某种意义上,泰康与平安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因为在业务策略上的相似,泰康在业内素有“小平安”之称;在银保上,泰康奉行的激进风格,倒也与平安有几分神似;另外,双方的投资能力均获得监管认可,率先成为行业的投资试点企业,2009年11月,泰康人寿获得保险业第一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
至于为何先在香港上市而非A股市场,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认为,AH股溢价指数和上市把握程度或许是泰康选择先上H股的两大原因,“高盛擅长于境外上市运作,泰康若选择在香港IPO,高盛发挥的协助空间更大,更有把握将泰康成功推至资本市场。”
其次,站在外资投行的角度来看,似乎也愿意选择更有利于其套现的境外市场。上述投行人士称,“对于潜伏于泰康的高盛来说,若泰康在A股上市,那高盛获利套现的时间起码要1年,在H股则可不设禁售期。”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原因外,业内人士认为,泰康人寿较早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和复杂的股权结构,或许也是影响其做出先在港上市计划的原因之一。资料显示,泰康人寿成立于1996年,创始人和现在的董事长均为陈东升。陈东升在1993年创办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嘉德是泰康人寿的发起人股东。
据记者了解,除泰康外,国内寿险业“老三”新华人寿也制定了“先H后A”的上市计划。据一位接近新华的投行人士称,“香港那边的价值投资者比内地市场多,这也是新华选择先上H股的一个原因。”
而被港媒突爆同样近期拟在香港上市的阳光保险集团,则被业内人士视为“可能性不大”。“因为按照常理,公司通常会在发展至一定的成熟阶段后才会选择去上市融资,因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投资者,才能尽可能地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但从目前阳光保险集团的发展来看,虽有规模,但利润不高,旗下阳光产险已实现盈利,但阳光人寿尚处全国布局阶段。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田瑛)